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门诊(住院)患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合并骨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2诊断依据2.1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9只)和高脂饮食组(26只).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TFE大剂量组(9只,200 mg/d)及TFE小剂量组(9只,100 mg/d),干预4周后测量各组大鼠的SOD水平.结果 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高脂饮食组TG、TC、LDL明显升高(P<0.01).TFE大剂量、小剂量组的TG、TC较模型组降低,SOD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TFE大剂量组SOD活性高于TFE小剂量组(P<0.01)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够提高高脂血症大鼠的SOD活性,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蔡辉  袁爱红 《河北中医》2010,32(9):1404-1406
目的观察针刺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一氧化氮(NO)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的影响。方法 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治疗组和正常组各9只。正常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和针刺组均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治疗组施以针刺疗法,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 d,连续治疗4个疗程;模型组和正常组均未给予治疗措施。针刺干预4个疗程后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的含量及MPO活力。结果模型组TG、TC及LDL-C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治疗组TG、TC及LDL-C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NO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MPO活力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能够增加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针刺能够降低血脂,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对SD大鼠主动脉内皮凋亡的影响以及针刺对该影响的作用.方法:17只刚断乳的SD大鼠经高脂喂养12周后检测血清NO和MPO,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9只),干预4周后检测血清NO、MPO和主动脉NO、SOD、MDA、bax、bcl-2,并设普食对照组(9只).结果:模型组血清MPO和主动脉MDA、b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和主动脉NO、主动脉SOD和bcl-2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刺后血清MPO和主动脉MDA、bax明显降低,血清和主动脉NO、主动脉SOD和bcl-2明显增加.结论:高脂饮食增加了SD大鼠主动脉内皮的氧化应激水平,造成主动脉内皮凋亡增加;针刺能够减轻高脂饮食大鼠主动脉内皮的氧化应激,改善主动脉内皮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10年来针灸对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发现针灸对降低血糖、纠正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可有效地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等各核团的异常放电;针对并发症,针灸对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均具有良好的良性调整作用,可有效改善和延缓对实验动物的心、脑、眼、肾、周围N等的损害;并对今后机理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10年来针灸对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发现针灸对降低血糖、纠正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具有很好的调整作用,可有效地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等各核团的异常放电;针对并发症,针灸对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均具有良好的良性调整作用,可有效改善和延缓对实验动物的心、脑、眼、肾、周围N等的损害;并对今后机理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选取犊鼻、阳陵泉、血海、足三里、内膝眼、梁丘、阴陵泉、鹤顶、阿是穴、委中、三阴交、膝阳关,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经筋理论进行治疗。两组每周治疗5次,每次约30 min,共治疗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 w后以及治疗8w后临床疗效、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8 w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指导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改善患者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前后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海马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Tau蛋白表达及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的变化,探讨电针改善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复制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模型。电针组针刺“后三里”“内庭”“胰俞”,同侧“后三里”“内庭”连接电针仪,每次2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4周。干预后检测大鼠随机血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逃避潜伏期,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Aβ1-42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au、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Tau、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随机血糖、逃避潜伏期、Aβ1-42含量及Tau、NF-κB p65蛋白与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随机血糖、逃避潜伏期、Aβ1-42含量及Tau、NF-κB p65蛋白与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杨骏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老师治疗颈椎病的相关病历,总结杨师对颈椎病的诊治思想和经验。[结果]杨师重视“从项论治”,善采用百会调神、通督统阳、特殊选穴、风池宜灸等针灸疗法,并配合桂枝葛根汤加减治疗颈椎病,临床有着很好疗效。[结论]杨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颈椎病有着独特疗效,其诊治方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总结杨骏教授运用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经验。其认为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端,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灸治疗时强调调任通督、调和阴阳,调理脾胃、理气活血,选用奇穴、以养脑窍,针刺井穴、开源醒脑,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