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重型再障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重型再障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用抗人CD3、CD4、CD8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 、CD8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SAA患者CD3 、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3组患者间CD3 、CD8 、CD4 /CD8 比值差别有显著意义;而治疗后仅CD4 在难治组和有效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差异不明显。[结论]SAA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其中主要是CD8 细胞,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提示SAA的发病机制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SAA的治疗。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对SAA的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维生素K3(VK3)对HL-6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DNA电泳、Annexin V标记法检测VK3作用后HL-60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结果:2、5、10、20 μmol/L的VK3作用于HL-60细胞48h后凋亡发生率分别为8.76%、9.7%、18.54%、75.4%;10 μmol/L的VK3作用于HL-60细胞24、48、72、96 h后凋亡发生率分别为11.35%、18.54%、21.22%、37.54%。结论:VK3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1998年,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13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3O例均为初治住院患者,经血象、骨髓象、免疫抗原表型检查等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4~71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4年。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5例(其中MM122例、M224例,M329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10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39例,急性红白血病(M6)6例。中医辨证参照文献[2]并结合临床分型:蕴毒内盛型29例,痰湿(热)瘀阻型46例,正虚夹毒型55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主要危害青壮年健康的一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治疗上决非一种药物可以解决.为了获得更好的医疗效果,我院采用人参总皂甙联合环孢素、雄激素于1994年1月~1999年6月对30例CAA患者进行了治疗,总有效率达83.3%,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1.治疗对象 57例CAA患者系我院住院(32例)和门诊(2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22例,中位年龄31(11~73)岁.57例均符合CAA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治疗前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无集落形成或虽有集落形成亦显著低于正常.57例中初治46例,复治11例,复治者为本方案治疗前曾用雄激素、一叶秋碱、中药等治疗4个月以上无效或停药复发者.5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门诊8例,住院22例;初治24例,复治6例;年龄中位数为35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2例;门诊17例,住院12例;初治22例,复治5例;年龄中位数30岁.  相似文献   
105.
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气急咳嗽腹胀4月,加重15天,于1998年1月11日第1次入本院。患者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疑诊为“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肺部感染”而予以抗痨、抗炎等治疗3月余,并作心包穿刺2次,每次抽出淡黄色心包液1000ml,症状无好转且逐渐加重。在当地多次化验血常规血细胞数均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在0.6~0.78,否认过去有结核病病史及肝炎病史。入院体检:呈端坐位,呼吸急促,呼吸36次/min,口唇发绀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骨有明显压痛,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07次/min,心律齐,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心界向双侧扩大,血压16/10.5kPa,肝肋下2.0cm.脾肋下2.5cm,质中,无触痛,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双下肢无浮肿,未及奇脉,未及肿大浅表淋巴结。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数4.7×10~9/L,Hb141g/L,血小板数240×10~9/L,淋巴细胞比例0.87;分类:原淋 幼淋占0.34。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肺部浸润伴感染。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少量积液,局部心包增厚。B超示:肝脾肿大。骨髓常规检查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极度增生,以原始淋巴细胞为主,原淋  相似文献   
106.
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LL)为淋巴瘤侵犯骨髓后转化来的并发症,通常指骨髓中淋巴瘤细胞≥30%,多见于高度恶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常规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效果差.本院自1994年2月-2001年1月收治对CHOP方案无效的LL11例,经长春新碱+米托蒽醌+异环磷酰胺+强的松(简称VMCP方案)联合化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继发性急性白血病是指继发于恶性肿瘤、非恶性疾病接受放、化疗后,或接触髓性毒性物质所致的急性白血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可有白血病前期表现,对常规化疗不敏感。我们对20例继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了染色体检测,试图进一步阐明染色体核型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足量的联合化疗治疗急件髓性白血病(ANLL)现已疗效肯定。然而,对一部分强化疗不能耐受的ANLL,如何进行治疗,仍是当前极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1995年以来,采用依托泊甙(VP16胶囊)为主,联合LD-HA方案组成LD-EHA方案治疗强化疗不能耐受的ANLL3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1病例和方法1.1病例选择 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16~71岁,中数值43岁。均为我院住院病例。按现行诊断标准[1]:M_13例、M_216例、M_35例、M_59例、M_62例、M_71例。其中高龄(>65岁)4例;…  相似文献   
109.
苦参碱诱导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从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NBT还原能力测定、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测定等方面观察。结果 苦参碱在12.5μg/ml-50μg/ml浓度范围内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细胞向成熟粒系方向分化,NBT还原反应能力增强,α-NAE染色呈阴性,CD15、CD11b阳性率表达上升而CD33阳性率表达降低,CD14阳性率处理前后无变化。结论 苦参碱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剂,具有潜在的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所占的比例,探讨上述疾病发病时的免疫状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再障及按病种分组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76例和正常组15例外周血CD3-CD16 CD56 细胞,分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再障、急性白血病、MDS组下降、多发性骨髓瘤组外周血NK细胞比例上升,与正常组均存在差异,慢粒及NHL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再障组与恶性血液病各组除MDS外均存在差异;恶性血液病各组之间亦有多组存在差异.结论再障与恶性血液病各组初发时外周血NK细胞数量各异,与正常组相比,再障组下降最明显,多发性骨髓瘤上升,其变化与疾病发病相关,检测外周血NK细胞比例可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