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 探究脊髓损伤后的认知、情绪改变以及脑内相关区域病理变化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表达情况.方法 120只成年SD雌性大鼠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每组60只).制备脊髓T10节段的Allen法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力度20 g×25 mm),对照组只接受椎板切除术.BBB评分观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Morris水迷宫和高架十字迷宫分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情绪改变.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神经细胞形态数量,快速高尔基体染色检测海马区域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aspase-12蛋白在海马区域的表达变化.结果 高架十字迷宫检测损伤大鼠进入开臂次数明显减少,水迷宫空间探索测试结果显示损伤动物跨越平台次数明显下降(P <0.05,P<0.01).尼氏染色和快速高尔基体染色结果显示大鼠皮质和海马区域神经元形态和数量异常,海马区域树突棘密度下降(P<0.05,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上调(P <0.05,P<0.01).结论 脊髓损伤后成年大鼠产生持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同时出现焦虑的情绪变化.这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海马和皮质区域发生的内质网应激引起海马与皮质区域神经细胞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重庆市康复治疗需求甚大,而缺乏治疗师和临床服务的相关信息。研究团队对重庆市临床机构工作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重庆市临床机构的康复治疗现状,为全面推进该行业在本地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供其他省市同行借鉴。方法: 2015年1月初至10月20日,研究团队自制包括治疗师背景和康复临床服务两大类信息调查的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机构的康复治疗师填写,每月提醒1次尚未回复的受访者。数据汇总后,使用SPSS 2.0对所得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3家临床机构中,总共有来自7家的122位受访者回复,98份问卷填写符合标准。结果显示,受访治疗师中,68.4%(67人)为初级职称,57.1%(54人)的受访者工作经验不足5年,45.9%(45人)教育程度为大专,多数人欠缺科研经验。临床服务方面,日常开展最多的是关节活动度测量(94.9%)和徒手肌力测试(94.9%);临床物理治疗比作业治疗服务开展更普遍,最常涉及领域为成人康复(77.6%);急性期床旁训练(81.6%)和一对一治疗(92.9%)应用最普遍。结论: 重庆市康复治疗工作人员整体较为年轻,学历及职称偏低,治疗服务方向单一,科研能力较弱。尽管本调查仅针对部分医疗机构,但仍然具有一定代表性。由此,管理机构应该出台该专业教育及职业相关扶持政策,本地可尽快成立康复治疗师行业组织,共同促进康复治疗服务发展。 结论: 本地康复治疗队伍年轻,学历及职称偏低,治疗服务方向单一,科研能力较弱。尽管调查结果为部分医疗机构,但仍然具有一定代表性。提示管理机构应该出台该专业教育及职业相关扶持政策,本地尽快成立康复治疗师行业组织,共同促进康复治疗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隔区损毁对兔海马Glu、GABA、Asp、Tau和P3波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隔区电损毁,并按不同时相记录听Oddball刺激获得的兔P3波,结合测定相应海马Glu、GABA、Asp、Tau含量,分析递质变化与P3波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隔区损毁后P3a、P3b波潜伏期、电压振幅分别呈不同程度的延长、衰减。海马Glu逐渐降低,并与P3a、P3b波潜伏期延长呈一定意义负相关。GABA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L-AG 浓度分为0(对照组)、0.5%、1.0%和1.5%组,作用24 h后,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0.5%、1.0%、1.5% L-AG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NOS活性分别为6.1 、5.5和4.2 U•mL-1,NO水平分别为128.3、116.5和97.7  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L-AG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NOS抑制剂L-AG可显著降低退变椎间盘细胞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S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索联合激活AKT/mTOR和JAK/STAT信号通路对小鼠C5脊髓钳夹损伤后皮质脊髓束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C57/BL小鼠40只,随机分为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组(注射PTEN抑制病毒和SOCS3抑制病毒)、PTEN组(注射PTEN抑制病毒)、SO...  相似文献   
86.
背景与目的: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能通过外排抗癌药物参与肿瘤耐药.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人胶质瘤细胞对焦脱镁叶绿酸甲酯(pyropheophorbide-a methyl ester,MPP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杀伤效应的敏感性及其与ABCG2的关系.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胶质瘤细胞株U87、A172,分别经MPPa-PDT或MPPa-PDT+烟曲霉毒素C(fumitremorgin C,FTC)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ABCG2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法检测未光照前各组细胞内MPPa的含量;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染色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结果:MPPa-PDT能抑制A172、U87细胞的活性,且呈一定的光能量依赖性,A172达到半数致死量所需光能量密度为U87的8倍;A172较U87细胞对MPPa-PDT不敏感;A172细胞内高表达的ABCG2影响MPPa在细胞内的聚集;抑制ABCG2后,不仅可以增强MPPa-PDT对A172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可增加MPPa-PDT触发产生的ROS的量及细胞对MPPa的摄取.结论:人胶质瘤细胞株A172对MPPa-PDT相对不敏感,并且产生这种现象的机制可能是ABCG2外排MPPa,减少MPPa的细胞内聚集,进而减弱光敏剂活化后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7.
在我国,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来临,对康复医学的需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78例,至研究结束共脱落患者10例,最终纳入研究患者共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组(36例)和运动治疗组(32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双下肢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双下肢肌力、耐力训练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多因素分级、股四头肌等速肌力、运动心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多因素分级系统评定、股四头肌峰力矩、心肺功能、SGR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均有所改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除体重指数(BMI)外,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MRC、6MWD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运动治疗组BMI、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D)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BMI、6MWD与运动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股四头肌峰力矩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且运动治疗组峰力矩[(83.07±1.83)Nm]大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组[(78.88±2.06)Nm](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治疗后VO2max、Wmax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运动治疗组治疗后VO2max、Wmax、力竭时间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神经肌肉电刺激组除疾病影响因素外,总分、症状、活动能力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治疗组总分、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因素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和下肢运动训练均可作为COPD患者肺康复的基础,但下肢运动训练仍是COPD患者肺康复的首选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系统评价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8月1日,搜集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版Meta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计486例患者。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肺康复组的呼吸困难指数[SMD=-0.79,95%CI(-1.39,-0.20),P<0.01],6 min步行距离[SMD=0.74,95%CI(0.28,1.21),P<0.01]以及呼吸困难评分[SMD= -0.85,95%CI(-1.29,-0.40),P<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2组在肺功能的康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 0.15,95%CI(-0.07,0.37),P>0.05]。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肺康复是安全、可行的。肺康复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0.
1858年德国解剖学家Luschka在颈椎局部解剖的研究中发现,在C3~C7颈椎椎体上面的侧缘存在向上突起即钩突,它与相应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而形成一个关节[1-2],后被称为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3].钩椎关节作为颈椎稳定的重要结构,它的周围有着重要的解剖毗邻,故与颈椎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钩椎关节病变引起的颈椎病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钩椎关节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