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年龄增大导致身体及骨骼本身生理机能退化而引起骨密度降低、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疾病,在轻微外伤后即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骨折,给中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于脊柱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胸腰段椎体前缘易受压,当骨密度降低后,胸腰椎容易骨折,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吴雪莲  虞乐华  贾朗 《吉林医学》2011,32(15):3162-3162
<正>病毒性脑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临床上以小儿多见[1]。此患者因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早  相似文献   
7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及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两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它们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两大主要骨与关节疾患。为了进一步阐述两者的相互关系,笔者以国内外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最新研究为基础,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笔者发现,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炎之间存在以下的可能关系:①正相关性:较高的骨密度水平不仅对于OP的发生有延缓和阻碍作用,对于延缓OA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骨质疏松症可能是骨关节炎的病因之一,发病机制上也有共同点;②负相关性:高骨密度可以降低OP患者的骨折风险,但患OA的风险增加;③无相关性。同时,在治疗上,已有许多研究尝试将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双膦酸盐、降钙素、维生素D3、雌激素等)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物理治疗方面,运动疗法、超声、振动疗法等均表现出对于这两种疾病的双重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4.
海马神经化学因素对兔P3波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体外低频低强度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高脂饮食加空气干燥法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对照组,6只)和4个超声组(每组6只),4个超声组根据超声的强度和时间分别为A组(0.5W/cm^2,5min/d)、B组(0.5W/cm^2,10min/d)、C组(1W/cm^2,5min/d)和D组(1W/cm^2.10min/d),超声作用每日1次,20d之后取颈动脉手术部位做病理切片。分别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和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增殖率(PCNA%)和细胞凋亡率(TUNEL%)。结果各超声组颈动脉内膜内PCNA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超声组颈动脉内膜中TUNEL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相互比较PCNA%和TUNE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低频低强度(0.5W/cm^2,10min/d)超声具有明显诱导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He-Ne激光不同剂量(27.5、550及110.0J/cm^2)聚焦照射大鼠足三里穴,以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照射后大鼠全脑内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LAA)的含量。结果:与自身基础痛阈比较,27.5J/cm^2组大鼠痛阈升高不明显(P>0.05),而55.0J/cm^2、110.0J/cm^2组大鼠痛阈升高分别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P<0.01)。三组痛阈比较,P<0.05。全脑β-EP含量55.0J/cm^2组显著升高(P<0.05),110.0J/cm^2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且全脑内5-HT、5-HIAA含量也显著增多(P<0.05)。观察证明,较大剂量He-Ne激光的镇痛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观察猕猴颈椎骨骼结构,椎动脉走形,测量椎动脉与其所经过横突孔直径大小。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无创的方法获得健康实验猕猴颈部动脉的血流相关数据,为以猕猴为实验对象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颈部影像学资料。方法:选择健康实验猕猴6只,雌雄各半,年龄3-5岁,体重3.5-5kg,给予全身麻醉后行颈部CT血管扫描试验, 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容积数据采集,获取正常猕猴颈部CT横断面影像。并在横断位图像中测量C6横突孔入口处左右两侧椎动脉直径、C2-C6横突孔的横径、矢状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猕猴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及血管内径(D)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①猕猴椎动脉经C6横突孔入颈椎,C2横突孔出颈椎,并有钩椎关节的存在,猕猴椎动脉的走行与人极其相似;②猕猴左侧椎动脉直径为1.89?.44(mm),右侧椎动脉直径为1.72?.39(mm),双侧椎动脉直径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同一节段双侧的横突孔测量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人相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提示:猕猴左右两侧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CA-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CCA-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ICA-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ICA-EDV),颈外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ECA-PSV),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A-PS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部左侧动脉是猕猴的优势动脉。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健康实验用猕猴颈部骨骼及血管的影像学资料,血流动力参数及血管内径的测值,为以猕猴为实验对象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DIL和DAPI两种不同的标记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标记效果.方法 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DIL组,DAPI组)和对照组(DMSO组,PBS组).使用立体定位仪,向实验组大鼠侧脑室注入0.2% DIL或10μg/ml DAPI各10μl,对照组大鼠侧脑室相应注入DMSO或PBS各10μl.注射后2h和24h对动物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注射后1、3、7d脑室及脊髓颈、胸、腰段室管膜细胞的荧光标记情况,对目标区域荧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对不同组别和时间点的脑室及脊髓标本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DIL及DAPI后2h,大鼠NSS评分很低,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基本恢复正常.DIL注射后1d,侧脑室及各节段的脊髓室管膜细胞胞质均显示红色荧光,一直持续到注射后7d.DAPI注射后1d,侧脑室内标记的细胞核形态清晰,呈蓝色,脑室脉络丛大量细胞亦可见蓝色荧光标记,但脊髓各节段室管膜区的细胞均未见蓝色荧光,注射后3、7d的情况与1d类似.两种试剂标记后,目标区域内各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L可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细胞质进行标记,适合作为侧脑室和脊髓室管膜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DAPI可标记细胞核,适合用于侧脑室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标记.脑室注射荧光染料对动物影响小,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操作.  相似文献   
79.
岳妍  殷樱  虞乐华 《中国药房》2014,(43):4122-4125
目的:总结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中枢神经系统各细胞类型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全文数据库2004-2014年来有关FTY720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或疾病作用的文献,对其影响作用和可能机制做一总结。结果:FTY720通过结合1-磷酸鞘氨醇受体发挥作用。1-磷酸鞘氨醇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体内外实验证实,FTY720能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下调凋亡基因表达、受体激活或功能性内化等方式对中枢内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微血管产生生物调节作用。结论:FTY720除了作用于免疫系统外,还能稳定地穿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1-磷酸鞘氨醇受体而发挥多重生物学效应,进而为中枢其他类型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0.
在我国,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来临,对康复医学的需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