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 推测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ate receptor,NMDAR)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s,EPSP)活动对兔P3波的作用。方法 采用NMDAR竞争性拮抗剂AP-5(3.125,6.25,12.5mmol/L)在海马CA1,CA3微量注入,观察P3波电位变化。  相似文献   
42.
海马CAS1区GABA受体亚型药物干预后对兔P3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海马CA1区氨基丁酸A受体、氨基丁酸B受体活动对P3波的影响机制。方法10只健康家兔,用捉Obdball方案,被动条件记录Pz点P3波。  相似文献   
4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和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方法大体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2类,大多数患者经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非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卧床休息、手法、牵引、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训练、药物等,对急性期、恢复期的患者均有疗效,治疗相对安全,操作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本研究对非手术治疗方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疾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来临,对康复医学的需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5.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LDH患者64例,分为全椎板切除和非全椎板切除两个组,利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的术后的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LDH患者在行髓核手术切除时,应减少对椎板的切除面积,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6.
瘫痪患者长期躺在床上不动,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其血液运输受阻,容易因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从而形成褥疮.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肌肉骨骼超声(MSUS)观察及测量颈椎钩椎关节的方法,阐明钩椎关节及其比邻结构尤其是椎动脉(VA)在MSUS下的定位及表现。 方法在人颈部骨骼和尸体标本上,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5~12MHz的高频线阵探头指引钩椎关节和VA,明确钩椎关节和VA在MSUS下的定位。然后再检测颈椎病患者,观察人体上钩椎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MSUS表现,同时评估钩椎关节有无横向增生,探索MSUS测量增生钩椎关节的方法。 结果患者取平卧位,颈后垫高约15cm,头偏向检查对侧45°,探头置于颈根部胸锁乳突肌内侧,显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后稍向外侧移动可见椎动脉起始段,向上延续观察椎动脉至穿入横突孔,再稍向上在两个横突的强回声之间微动探头即可观察到钩椎关节和VA。MSUS下,钩椎关节位于两个横突之间(即两椎体侧后缘之间椎间盘的外侧),钩突外侧缘与椎体侧后缘回声相延续成一条直线,前方紧邻椎动脉,当钩椎关节横向增生时,钩突外侧缘则超出该条直线。此时选择测量其横径,即以通过上下颈椎椎体外缘的切线为基线,测量钩突最外侧点到该基线的垂直距离。 结论MSUS能够清晰显示钩椎关节及其与VA的关系,可用于评估钩椎关节有无横向增生,并测量增生的大小。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体外低频低强度超声长期照射对兔颈段脊髓传导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家兔12只,按照超声辐照强度分成A组(0.5 W/cm2,10 min/d)和B组(1 W/cm2,10 min/d),每组各6只,分别比较超声照射20 d前后两组动物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超声照射20 d后处死动物,取照射部位下方颈段脊髓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超声照射前家兔前肢和后肢CSEP的N1波和P1波潜伏期及振幅与超声照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射后颈段脊髓组织在光镜下观察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正常。结论 20 kHz,声强1 W/cm2以下的体外低频低强度超声长期照射动物颈部不会对其脊髓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对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和血脊髓屏障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n=36)。正常对照组(NG):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SO):单纯咬除椎板暴露脊髓,不予损伤处理;损伤对照组(HS):脊髓右半侧横切损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FTY720治疗组(FTY720):脊髓右半侧横切损伤后30min给予腹腔注射FTY720[1mg/(kg·d)],连续7d。术后不同时间点行行为学检测,包括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水平网格检测;行神经电生理运动诱发电位(MEP)N1波和感觉诱发电位(SEP)P1波潜伏期检测;对脊髓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Evans Blue(EB)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检测。分析FTY720治疗效果。结果半横切损伤后,HS组和FTY720组大鼠损伤侧脊髓神经功能下降,至28d时仍未恢复至NG组和SO组水平。行为学检测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FTY720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速度比HS组更快;损伤7、14、28d时,两组大鼠BBB评分和SEP P1波潜伏期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14、28d时,两组大鼠水平网格检测和MEP N1波潜伏期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各时间点NG组和SO组大鼠脊髓结构均完整;损伤14d时,FTY720组脊髓损伤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胶质化反应程度小于HS组;损伤28d时,FTY720组损伤处空洞残存面积小于HS组,再生纤维排列较HS组有序。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检测结果发现,损伤后7d内,HS组和FTY720组大鼠血脊髓屏障EB渗出量较NG组和SO组明显增加;各时间点FTY720组EB渗出面积均小于HS组(P<0.05),其中损伤3d时差异最为明显。结论 FTY720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急性期血脊髓屏障渗透性,有效促进急性期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为损伤组织提供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