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对小鼠C5脊髓损伤后神经回路可塑性及前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健康成年C75/BL小鼠21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每组7只。模型组和训练组对C5脊髓进行左背侧及背外侧束钳夹损伤,假手术组仅剔除椎板。术后4周,训练组接受左侧前肢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4周。术前,术后3 d、2周、4周、6周和8周行水平楼梯和圆筒攀爬探索测试。术后6周,采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示踪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轴突。术后8周,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左前肢的神经传导情况;免疫荧光双标BDA/神经元核特异蛋白(NeuN),观察病灶上段灰质前角内轴突出芽及与神经元的结构关系;免疫荧光双标NeuN/突触素I(Synapsin I),观察病灶处灰质前角内突触素的表达情况。 结果 术后8周,模型组P1、N1潜伏期长于假手术组(P < 0.05),训练组短于模型组( P < 0.05)。术后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训练组左前肢错误率升高,使用率下降( P < 0.05);与模型组比较,术后6周和8周,训练组左前肢错误率降低( P < 0.05),术后8周,训练组左前肢使用率升高( P < 0.05)。与模型组比较,训练组病灶上段灰质前角内轴突出芽增加,出芽轴突多与神经元共区域,Synapsin I表达增加( P < 0.05)。 结论 任务导向性康复训练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局部神经回路可塑性变化,改善前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