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报道应用高截留量血液透析(HCO-HO)对比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清除游离轻链(FLC)一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一例59岁的男性因"乏力1年余,加重伴气短2天"入院。患者1年前乏力,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血清FCLλ升高,应用沙利度胺+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入院前一周因乏力、胸痛,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及贫血,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复发,予以环磷酰胺+阿霉素+地塞米松化疗,肌酐最高达611μmol/L,遂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规律血液透析后,先在Fresenius 4008 S透析机上进行2次H FH D,后在Fresenius 5008透析机上行3次H CO-H D,时间均为4 h,透析超滤量均设定为0.5 kg。HCO-HD时透析液采用超纯透析液。在行HCO-HD3.5 h予以补充人血白蛋白10 g。留取每次治疗前后及治疗0.5 h及2 h血液标本,测定血中FLC及白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免疫比浊法;血清FLCκ和FLCλ检测采用乳粒增强免疫比浊法。结果患者经过2次HFHD后FLCλ从45.9 mg/L降至36.4m g/L,血清白蛋白从31.9 g/L到32.7 g/L;经过3次H CO-H D后FLCλ从42.3 m g/L降至32.1 m g/L,血清白蛋白从33 g/L降至28.4 g/L(每次透析中补充10 g人血白蛋白后)。结论本例患者治疗中HCO-HD及HFHD对FCL清除均有一定效果。在HCO-HD中,需要输入白蛋白以防止血清白蛋白的丢失。  相似文献   
43.
当您发现有水肿(如眼皮浮肿、下肢水肿或体重增加)、高血压、蛋白尿(尿液起泡沫)、血尿(尿液带有血丝、血块或颜色变红、变褐)、尿频、小便困难、多尿、尿少、疲倦、食欲不振、恶心、腰酸、腰痛等现象时,提示您的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到医院去作一些必要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PN以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较多见,其患病率可达7%~50%,若包括各种亚临床型神经病则可高达90%,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随着中医诊疗技术的不断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纳豆激酶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低剂量NK组、高剂量NK组.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药物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辛伐他汀组按4 mg/kg体重,纳豆激酶低、高组(56 FU、280 FU/kg体重),每天灌胃给药1次,自由进食与进水,连续4周.5组动物分别测定: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全血低切、中切及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电泳时间(RCET);测血沉(ESR).结果 纳豆激酶可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都显著降低.结论 纳豆激酶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6.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艳  槐宇  薛菲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18-2519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3月~2004年4月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452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静脉炎45例发生率为10%,渗液36例发生率为8%,堵塞管54例发生率为12%。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未产生不良后果。结论:科学正确地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心理压力,且操作方便、便于治疗,对抢救危重病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不同时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评价其对CKD患者高血容量负荷及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152例CKD患者分为4组,CKD-Ⅰ、Ⅱ期组;CKD-Ⅲ期组;CKD-Ⅳ期组;CKD-Ⅴ期组;同时设健康对照组32例。结果1)CKD各组血浆BN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且随eGFR减少而逐渐增高,CKD-Ⅰ、Ⅱ期以上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体表面积矫正后下腔静脉宽度(VCD)呈正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呈正相关(P<0.05);3)CKD的152例患者中,LVEF<50%者,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50%者。结论CKD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肾功能的减退逐渐增高,是左心功能及血容量负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观察脑钠肽(BNP)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对心功能不全及,或高血容量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组)透析前后血浆BNP水平,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透析前及透析后的心脏结构,测量下腔静脉宽度,记录当次透析脱水量.与健康对照者32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MHD组透析后及透析前BNP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与透析前及透析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期内径呈正相关(P<0.05).MHD组透析前与透析后血浆BNP的减少之比与透析前及透析后平均下腔静脉宽度的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1),与体重减少之比呈正相关(P<0.05).透析前存在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及左心扩大者,BNP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左室内径的增大、心功能的减退、高血容量负荷可导致血浆BNP的增高,透析后BNP水平下降.血浆B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和/或体内血容量的变化,是一个无创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结合化学计量学对蟾皮区别于蟾酥的差异成分进行研究和应用。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150 mm×2.1 mm, 3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0℃,选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得到候选差异离子,通过Xcalibur 3.0数据处理系统提取差异离子的二级碎片信息,再使用AB SCIEX 6500+三重四极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候选差异离子进行专属性验证,应用专属性良好的离子对建立蟾酥中掺伪蟾皮的鉴别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经查找验证,共找到5个可用于识别蟾皮的差异离子对(m/z:377.5→243.2,172.1;330.4→170.9,127.0;313.4→201.2,171.0;452.4→...  相似文献   
50.
<正>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高,起病隐匿,诊断时常已处于中晚期。CRC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筛选能用于CRC诊断筛查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日益增长[1-3]。肌酸激酶线粒体2(CKMT2),又称肌节型肌酸激酶(sMtCK),是一种线粒体肌酸激酶(MtCK),属于肌酸激酶(CK)同工酶成员之一[4-5]。本研究旨在探究CKMT2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CKMT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