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薛素兰  陈小鸽 《护理研究》2005,19(12):1054-1055
吸入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有疗效快、费用低、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老年人使用定量雾化吸入装置 (MDI)时 ,因技巧不易掌握、配合不佳等因素 ,使疗效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使用爱全乐气雾剂时加用储雾器 ,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 ,年龄大于 60岁的COPD病人 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  相似文献   
22.
润滑胶浆预防留置鼻胃管时疼痛与不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减轻留置鼻胃管病人的疼痛与不适 ,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方法 ]将 62例留置鼻胃管病人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留置鼻胃管的常规操作步骤实施 ;实验组在插管前 5min~ 10min先滴数滴胃镜润滑胶浆于插管侧鼻孔 (可咽下 ) ,然后将润滑胶浆 4mL含于咽喉部片刻再慢慢咽下 ,2min~ 3min后取润滑胶浆适量涂于胃管前端起润滑作用 ,其余步骤同鼻胃管置入的操作常规。 [结果 ]两组的疼痛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14 .2 ,P <0 .0 0 1) ;不舒适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 =16.7,P <0 .0 0 1) ;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0 .6%。 [结论 ]润滑胶浆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明显减轻病人疼痛与不适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乳母口服维生素K1 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 (VKDB)的效果。 [方法 ]干预组 9871名乳母自分娩后每 1 0天口服维生素K1 片 1 0mg直到满 3个月 ,未干预组 1 0 0 1 0人不服 ,均观察婴儿 6个月内的出血情况 ;同时小样本采集乳母初乳、1月乳、2月乳汁和婴儿的脐血、1个月、2个月静脉血分别测定维生素K1 和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PIVKA Ⅱ )含量。 [结果 ]干预组发生 1例VKDB ,未干预组发生 2 2例VKDB ;干预组母亲 1个月乳汁和 2个月乳汁中维生素K1 含量分别是未干预组的 3 5倍和 3倍 ,干预组婴儿 1个月外周血PIVKA Ⅱ阳性率和未干预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 [结论 ]母亲口服维生素K1 可明显提高母乳维生素K1 的含量 ,有效减少母乳喂养儿VKDB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乳母口服维生素K1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VKDB)的效果。[方法]干预组9871名乳母自分娩后每10天口服维生素K1片10mg直到满3个月,未干预组10010人不服,均观察婴儿6个月内的出血情况;同时小样本采集乳母韧乳、1月乳、2月乳汁和婴儿的脐血、1个月、2个月静脉血分别测定维生素K1和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含量。[结果]干预组发生1例VKDB,未干预组发生22例VKDB;干预组母亲1个月乳汁和2个月乳汁中维生素K1含量分别是未干预组的3.5倍和3倍,干预组婴儿1个月外周血PIVKA-Ⅱ阳性率和未干预组比较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结论]母亲口服维生素K1可明显提高母乳维生素K1的含量,有效减少母乳喂养儿VKDB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的自身性质。所采取的加工处理的不同方法为中药炮制,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亦称炮炙。总之,中药炮炙对降低中药毒性或副作用,提高疗效,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改变缓和药性,保证药物的净度,利于贮藏。娇嗅娇味,利于服用,便于调剂和制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开发注射剂临床配伍变化自动分析系统,检测其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设计具有添加、修改功能的注射剂配伍变化自动分析系统应用软件,并与手工检索进行应用比较。结果计算机检索缩短了护士查找药物配伍禁忌的时间,与手工检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剂配伍变化自动分析系统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了药物配伍检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7.
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薛素兰  伍晓莹 《护理研究》2005,19(8):718-719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 ,因此如何做好临床药物治疗的执行和监护工作 ,并协同医生搞好有效、合理、安全用药 ,具有重要的意义。1 科学执行治疗方案 ,保证药物最佳疗效  临床给药时间及次数是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和感染部位来选择。给药时间最好根据所用药物的半衰期来决定。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 5 0 %所需要的时间。从临床实践看 ,较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应与该药的半衰期近似。这样既可维持有效浓度 ,又不至于发生蓄积中毒。给药时间是影响药…  相似文献   
28.
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新的化学药物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及心理性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现将其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介绍如下。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锐器伤锐器伤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手术配合中使用的锐利器械较多,如刀、剪、针、钩传递频繁,极易引起各种损伤,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直接暴露于病人血液、体液面前的机会较多,因此,一旦发生刺伤极易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据文献报道[1],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