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31.
目的 检测p130、cullin-l和p53在子宫浆液性腺癌(USAC)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全面手术病理分期的USACI期病例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10例作为对照。检测p130、cu|lin-1和p53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结果USAC病例组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相比,p130蛋白和p130mRNA在USAC中的表达减少,而cullin-1蛋白和cullin-1mRNA表达升高。结论USAC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USAC中cullin-1蛋白和cullin-1mRNA表达增加,以cullin-1为中心的SCF复合体介导的泛素一蛋白酶水解过程失活,可能与上述改变有关。USAC中p53蛋白表达增多,而p130蛋白和p130mRNA表达减少,可能与USAC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PA)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4例患者发病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0岁。临床表现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主。组织学表现为肿瘤上皮成分呈不同程度的增生,并伴有一定的异型性及鳞化灶;间质成分为穿插增生的平滑肌组织,1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免疫组化:肿瘤上皮成分ER、PR均阳性表达;间质成分SMA阳性,desmin部分阳性;上皮及间质细胞VIM均阳性,P53、Ki-67均阴性。结论APA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应与子宫内膜腺癌等恶性肿瘤鉴别,尤其在刮宫标本中。手术治疗为主,具有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潜能特征的APA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周围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1例乳腺导管周围间质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周围间质肿瘤镜下可见梭形细胞围绕单个或多个扩张的导管呈袖套状增生,并浸润于脂肪组织中形成多个结节。免疫组化:vimentin、CD34(+),CD10、CD117可以(+),SMA、desmin和S100(-)。结论乳腺导管周围间质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应与其它肿瘤鉴别,临床上扩大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