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患者,53岁,因"右小腿发现包块3个月"入院。查体:右小腿腓骨中段外侧可触及质硬肿物,大小约4 cm×3 cm,无活动度,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物皮肤表面皮温不高,无压痛。右下肢感觉、运动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X线片示(图1a)右腓骨中段后外侧见一宽基底突起高密度影像,垂直于腓骨干,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诊断考虑为骨软骨瘤;CT检查考虑诊断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图1b)。入院后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三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髓外固定、髓内固定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髓外固定、髓内固定或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的17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其中髓外固定(动力髋螺钉)治疗58例(髓外固定组),男22例,女36例;平均年龄81.8岁;骨折AO分型:A1型17例,A2型30例,A3型11例.髓内固定(Gamma钉固定3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30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19例)治疗81例(髓内固定组),男29例,女52例;平均年龄77.9岁;骨折AO分型:A1型25例,A2型43例,A3型13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33例(人工关节组),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76.8岁;骨折AO分型:A1型10例,A2型18例,A3型5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72例患者术后获8~36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组、人工关节组的切口长度平均分别为(11.9±2.5)、(6.4±2.4)、(12.3±2.3)cm,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75.4±13.1)、(50.7±10.6)、(56.6±8.1)min,出血量平均分别为(304.2±67.5)、(130.0±42.3)、(200.2±97.1)m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固定组和人工关节组的术后功能训练时间较髓外固定组短;髓内固定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髓外固定组短;人工关节组术后1年优良率较髓外固定组和髓内固定组高,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A1.1型、A1.2型、A1.3型、A2.1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首选髓外固定;对于年龄较大、身体条件较差、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首选髓内固定;骨折粉碎及骨质疏松十分严重的患者应选择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5(TLR5)对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探究TLR5在MSC与肿瘤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过表达TLR5的慢病毒载体并用相关病毒感染MSC,通过荧光表达量、RT-q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TLR5在MSC中的过表达情况,通过MSC-TLR5增殖、表面抗原和细胞分化来验证TLR5过表达对MSC生物学性状影响,通过检测CBLB502激活TLR5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IL-8的表达水平验证TLR5生物学功能.结果 TLR5慢病毒感染MSC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TLR5表达量均显著升高,MSC-TLR5增殖、免疫表型和分化能力未发生改变,同时,CBLB502激活TLR5后,IL-6和IL-8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结论 携带TLR5的慢病毒感染MSC后不影响MSC生物学功能,TLR5具有功能活性且可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汉、哈、维、蒙古、回族乙性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和与Pre2Ag、PreSAb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乙性肝炎病毒Pre2Ag、PreSAb酶联免疫试剂,检测了新疆地区318例不同民族HBV感染者中的Pre2Ag、PreSAb.结果 在新疆地区129例HBeAg( )组中,PreS2Ag阳性119例,PreS2Ab阳性10例,阳性率分别为92.25%和8.40%;在189例Anti-HBe( )组中,PreS2Ag阳性148例,PreS2Ab阳性14例,阳性率分别为78.31%、7.41%.结论 在新疆的各民族HBV感染者HBeAg( )和Anti-HBe( )组中的Pre2Ag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后,X2=8.583、P<0.005有显著性意义.在HBeAg( )组中,PreS2Ag、preS2Ab的阳性率各有不同,各民族之间,经统计学处理X2<3.84,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Anti-HBe( ),汉族与哈、维族的阳性率的比较,X2=7.88和14.43,P<0.005.汉族与回族PreS2Ab之间X2=4.64、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49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及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CAS的发生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程、最高SBP和PP、血UA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梗死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有效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鼻侧壁切除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是一种具有较高复发率和癌变率的交界性上皮源性肿瘤 [1 ] 。临床上采用直视下或鼻内镜下局部手术、常规鼻侧切开术以及上唇下进路等方式治疗 ,各家报告均有其较高复发率及扩大手术所致的并发症。现将我院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2 0例 NIP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 2 0例 ,均为单侧。男 16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4∶ 1。年龄 2 2~ 6 3岁 ,平均 36 .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鼻阻 ,嗅觉减退 ,粘脓涕偶夹血。外观似息肉 ,表面不平。 X线表现为单侧上颌窦云雾状改变。肿瘤位于鼻腔外侧壁 9例…  相似文献   
17.
细胞受各种理化、生物性因素(应激原)刺激时的共同反应是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合成.HSP具有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细微的环境变化即可快速诱导HSP的合成,但HSP的合成在体内、外或在不同种属和不同组织的细胞中的调控机制并不相同.近年来发现HSP还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观察了K562,Hela,HCa-F细胞在热休克、榄香烯、新城鸡瘟病毒处理下的凋亡情况,为进一步研究HSP-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再灌注21例无复流现象进行探讨,分析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60例我院急诊确诊AMI患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无复流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再灌流患者。无复流患者开始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迟于再灌流患者。结论年龄、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迟是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无复流现象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19例,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的含量,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RP)。结果3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监测有益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