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疾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时间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或其他条件的改变均可使疾病的流行规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以动态和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疾病流行规律[1]。对疾病流行动态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追踪流行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即所谓流行强度的时间动态问题;二是观察不同特征人群流行强度的变化,即所谓流行强度的人间动态问题;三是考察患病个体在空间散步状态的变化,即所谓空间动态问题。其中,对疾病空间动态的研究尤为重要,而目前又研究得不够深入。本研究从疾病生态学的观点出发,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流行…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血清尿酸具有抗氧化性能,对癌症可能有保护作用.但很少有研究得出这个结论,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也相互矛盾.该文章目的是研究在山东省人群中血清尿酸与癌症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2017年山东省在大型健康体检人群中,有83 699人测量过至少两次血清尿酸、基线无患癌且随访时间大于两年,平均随访时间为6.19年.该...  相似文献   
153.
目的介绍交叉滞后路径分析原理及其在变量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基于交叉滞后面板设计,估计的路径系数具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关系,满足因果推断中"因在前果在后"的时序性要求。利用健康随访数据构建体重指数(BMI)与血尿酸(UA)的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探索BMI和UA的因果时序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基线BMI到随访时UA的路径系数(ρ2=0.060,P<0.001)明显大于基线UA到随访时BMI的路径系数(ρ1=-0.009,P=0.056),且两系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21,P<0.001)。在时间顺序上BMI增加先于UA升高发生。结论 BMI增加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可以有效的识别变量间的因果时序关系。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应用uplift模型评价现实世界2型糖尿病用药处方个性化疗效,识别受益个体特征.方法 以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山东省胶南市"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项目"中的2型糖尿病管理人群为研究对象.干预组三种用药处方包括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及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联合用药;对照组为不用药组;结局为观察期内...  相似文献   
155.
健康指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现实世界数据入手,通过一系列的因果推断方法,筛选和确定对健康/疾病结局具有确凿因果关系且可干预的健康指数指标,从而为健康/疾病管理提供更贴近实践、更有价值的现实世界证据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健康指数构建的循证医学需求,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现实世界研究中人群水平评估的因果推断方法,为健康指数指标筛选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通过搭建面向健康指数的多中心数据底座,“融汇”实现数据汇聚,“融合”对数据湖进行主题联接,“赋能”高可用的数据服务,支撑健康指数应用。 方法  基于多中心搭建数据底座,通过规范数据预处理、标准化、清洗、标签化、主题化、知识图谱化等数据处理流程,支撑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应用。 结果  数据数量、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实现数据资源“看得见”“用得好”“管得住”。 结论  健康指数的多中心数据底座的建立,为今后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山东省人群队列中血清尿酸变异性指标和冠心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依托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构建30岁到80岁人群的冠心病发病队列。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不同血清尿酸变异性指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变异性指标包括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IM)、平均真实变异(ARV)和变异系数(CV)。 结果 在中位随访时间为8.50年的观察期间,新发冠心病患者1 931例,其中男1 420例,女511例,发病密度为10.60/千人年。在调整了年龄、性别、收缩压、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平均血清尿酸水平和随访次数后,与血清尿酸变异性(VIM)的最低四分位组相比,第二到第四四分位组的HR分别为1.03(95%CI:0.90~1.19,P=0.674)、1.18(95%CI:1.03~1.35,P=0.018)和1.32(95%CI:1.16~1.51,P<0.001)。用ARV和CV表示变异所得到的结果与VIM类似。 结论 高水平的血清尿酸变异性是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8.
目的了解蚌埠市区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及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的分布特点。方法分析蚌埠市某三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1—2012年收集的30378例体检资料,按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统计脂肪肝检出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检出率差异。结果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为28.24%,男性为33.85%,女性为11.20%;56岁以前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6岁以后男女脂肪肝的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6~50岁出现峰值为38.71%,之后下降;女性随年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逐渐升高。25岁以后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明显升高。结论蚌埠市区男性是患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与其他城市比较,蚌埠市区脂肪肝总体检出率不高;25岁以后是患脂肪肝的高危年龄段;男性46~50岁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保健;女性更年期后脂肪肝检出率继续升高,要早期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9.
疾病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变异函数模型技术在疾病空间分布状态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疾病空间相关-自相关假设下,定义疾病空间化变量,提出疾病空间化变量的二阶平稳性假设,构造疾病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模型,并定义变异函数模型参数的流行病学含义。结果获得疾病空间分布变异函数模型及其流行病学含义。结论该模型可以准确刻画疾病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疾病的地理流行病学机制。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1970-2013年山东省不同县(市、区)肝癌死亡率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肝癌防控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肝癌死亡率数据取自山东死亡登记系统和全国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利用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等指标描述不同年代肝癌变化趋势,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计算死亡率变化中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的贡献值。采用ArcGIS 10.2软件用于空间分析,采用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肝癌空间聚集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山东省肝癌粗死亡率(29.89/10万)较1970-1974年(9.72/10万)和1990-1992年(22.08/10万)分别上升208.00%和35.37%,与2004-2005年(30.44/10万)相差不大。肝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011-2013年标化死亡率(12.62/10万)较1970-1974年上升60.97%,较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下降22.38%和21.81%。不同年代肝癌死亡率的差别分析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肝癌粗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因素在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值从1990-1992年的3.38%,上升到2004-2005年的29.36%,2011-2013年达到了46.16%。而非人口因素对肝癌死亡率升高的贡献值呈下降趋势。从肝癌死亡率空间分布来看,不同县(市、区)肝癌粗死亡率差异较大,粗死亡率在9.33/10万~65.33/10万之间。采用空间扫描统计软件进行肝癌死亡率空间聚集分析可以发现多个肝癌高死亡率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聚集区分布在胶东半岛地区,覆盖青岛、烟台及威海市的20个县(市、区),该聚集区内的肝癌死亡风险是其他区域的1.54倍。1970-1974年肝癌死亡率空间聚集性分布与2011-2013年结果明显不同,主要聚集区分布在山东省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结论 1970-2013年山东省肝癌死亡率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应根据这些变化趋势以及其地理空间聚集性,进一步探索肝癌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肝癌区域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