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追踪观察我院对33例长短腿患者施行肢体延长和短缩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其术式包括大腿延长、小腿延长、骼骨截骨、骨骺阻滞及健肢短缩术等5种。术后发生并发症共52例次。主要有神经损伤、骨延迟愈合、病理性骨折和内固定材料折断等。这些并发症是相当严重的,引起了人们特别注意。为此作者讨论了每种手术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从临床病理角度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经验教训.方法 分析3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在该院行THA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术前和术中观察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的注意事项.结果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多具有患肢明显的短缩畸形,关节囊挛缩、肥厚,股骨上端和髋臼的骨质疏松,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由于患髋周围软组织挛缩,术中需进行广泛松解,手术创面大,术后渗血较多,术中应注意彻底止血.2例于术后1周内发生关节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这3例并发症保守治疗均治愈.经平均3年4个月的随访,所有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评分优良率84.6%.结论 THA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根据患髋周围软组织挛缩、患肢明显的短缩畸形等病理特点,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应注意彻底止血,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壳聚糖微球转染人IL-1Ra与TGF-β1基因治疗兔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制备分别包裹IL-1Ra质粒DNA和TGF-β1质粒DNA的壳聚糖微球缓释系统,分组向兔膝关节早期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腔注射含IL-1Ra基因和(或)TGF-β1基因的壳聚糖微球、不含上述基因的壳聚糖溶液,定期处死,使用ELISA检测关节腔灌洗液的IL-1Ra、TGF-β1浓度,取关节标本Mankin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O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经过60 d观察,壳聚糖微球转染基因组的IL-1Ra与TGF-β1的基因可持续表达,双基因组的软骨标本从外观、染色观察,损伤程度轻于单基因组.双基因组的Mankin评分明显低于单基因组(P<0.05),单基因组的Mankin评分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壳聚糖微球转染IL-1Ra与TGF-β1基因能抑制软骨的退变和促进软骨的修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transinfection of rabbit early knee osteoarthritis models via chitosan microsphere with gene of recombined human IL-1Ra gene and TGF-β1 gene. Methods Chitosan microspheres with plasmids of IL-1Ra gene and TGF-β1 gene, and rabbit early knee osteoarthritis models were prepared. Rabbits in different groups had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of chitosan microsphere containing IL-1Ra gene and / or TGF-β1 gene, and chitosan solution as control group before being executed regularly and randomly. The joint specimens were evaluated by HE staining, lycopene red O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and Mankin's score. ELISA was used for detection of IL-IRa and TGF-β1 concentration of articular cavity fluid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early OA. In co-transinfection group, judging from the appearance and staining of cartilage,the OA damage of the specimens was less serious than other groups'. Its Mankin'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ingle-gene transinfection group (P < 0.05), and the latters Mankin'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chitosan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both IL-1Ra gene and TGF-β1 gene could inhibit the degeneration of cartilage and promote cartilage repair.  相似文献   
54.
背景:机械应力改变是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关节不稳所致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中软骨下骨的表达情况,为阐述机械应力因素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行右膝内侧半月板及内侧副韧带切除术,对照组仅切开关节囊。分别于术后1,2,4周取右膝关节标本,提取软骨下骨的RNA,并采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软骨下骨全基因表达,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探索机械应力相关基因在该大鼠模型软骨下骨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qRT—PCR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发现3个重要的与机械应力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ostn,Ihh,Bmp5,并由qRT—PCR得到验证:实验组中,Postn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周也出现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mp5也在术后第1周显著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周及第4周也有高表达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hh在术后第1周及第2周同时出现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机械应力因素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与其相关的基因或其通路,可能为揭示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而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5.
生物型人工韧带的制备及体外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新的组织处理技术研制的生物型人工韧带应用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以猪肌腱韧带为原料应用环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加上专门的除抗原技术及蛋白修饰技术制作生物型人工韧带,在体外应用组织学检查、扫描电镜、细胞培养和力学测试分析生物型人工韧带的组织结构、生物力学和细胞的相容性。结果生物型人工韧带的外观与正常肌腱外观相似。组织学检查显示韧带为无细胞的胶原纤维。电镜检查显示韧带为走向一致的发状纤维样物紧密平行排列,表面有棉絮样物附着,未见细胞。人工韧带支架经生理盐水多次洗涤,洗去抗菌保存液后将异种骨髓基质细胞于支架中培养2周可见细胞成活。培养3周,韧带材料表面可见细胞粘附,内部未见细胞。扫描电镜观察,韧带材料中细胞培养3周,细胞呈球形粘附在韧带材料表面及孔隙侧壁,并可见细胞分泌的基质沉积于细胞周围,但基质分泌量较少。力学测试人工韧带直径约5mm,最大拉力为927.19N,抗拉强度47.22N/mm,速度100mm/min。正常山羊的前交叉韧带(ACL)直径约5mm,最大拉力为807.50N,抗拉强度41.13N/mm。结论应用新的组织处理技术研制的生物型人工韧带有效地去除了猪肌腱的异种蛋白的免疫原性,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韧带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较好。有望应用在膝关节叉韧带重建,成为生物性人工韧带的理想产品。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行单纯内固定与固定同时距下关节融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对42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单纯内固定组行单纯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固定融合组行切开复位、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ohler’s角与Gissane’s角进行测量以评价跟骨解剖形态,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对术后半年、1年、2年、4年的功能情况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方式术后跟骨解剖形态均较术前恢复(P〈0.01),两组手术方式对术后Bohler’s角与Gissane’s角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1年、2年、4年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单纯内固定组优良率依次为61.9%、66.6%、71.4%、76.2%,固定融合组优良率依次为66.6%、71.4%、76.2%、76.2%,两组同一随访时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单纯内固定组比固定融合组少(P值〈0.01)。两组分别有2例、3例部分切口边缘表皮坏死,其中1例行局部皮瓣转移术后愈合,余4例经换药后延迟愈合。无一例感染。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两组共有7例取骨区疼痛,2~6个月后消失。结论对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Ⅰ期作预防性距下关节融合并未能提高远期疗效,其手术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尽可能骨折复位内固定、恢复跟骨解剖形态以抢救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7.
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评价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2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35.3岁。X线检查示骨折移位:Ⅱ度10例,Ⅲ度18例。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形入路切开复位,以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可调节支具固定,术后2周在CPM辅助下膝关节被动伸屈训练,4周在支具保护下下地部分负重,术后6周拆除支具。结果:2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Lachman试验阴性,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伸膝活动度正常,屈膝活动度(136±12)°。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41.80±6.16)分,术后6个月(94.10±8.26)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7,P<0.01)。术后评定优22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膝后内侧倒"L"形入路以钢丝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费用少等优点,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监测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准确性,为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应用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计210例,采用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和我院内分泌科所使用的美国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分别测量受试者指端血的血糖浓度,并与静脉血生化血糖值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两种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生化仪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和测量偏倚。上述的血糖检测控制在20 min内全部完成。结果 两种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0.97,相关性均较好,且呈线性相关;两种血糖仪与生化仪测量值差值95%的置信区间均在标准等效区间(-0.83,0.83)mmol/L内,均满足临床等效性要求;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95.28%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而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低于此标准;各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血糖仪检测的结果均高于生化仪检测的结果。结论 通过等效性分析,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可以用于临床血糖监测及个人血糖检测,但不能取代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数据传输功能,方便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发展,远程自助监控和危急预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远程自助监控系统可用于健康监测、疾病诊断、咨询、教育、老年慢性病管理、长期护理以及转诊和连续医疗,尤其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糖尿病的治疗。危急预警可有效救治患者突发急性病,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并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远程自助监控和危急预警系统对老年人慢性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旨在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对于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2月通过改良入路治疗的1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依据Matta制定的标准,术后3个月的X线片上对骨折的残余移位进行测量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以及Merled'Aubigne及Postel评分系统对随访时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并注意观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随访2~5年,平均为3.1年,依据Matta制定的X线分级标准,优良11例(91.7%),可1例(8.3%)。根据Merled'Aubigne及Postel评分系统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优(18分)9例(75%),良(15~17分)2例(16.7%),可(12~14分)1例(8.3%)。患者均无术后神经功能损害,1例术前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在术后得以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复发性脱位,肺栓塞以及固定手术翻修等情况,也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论该入路对单纯、移位性、非粉碎性髋臼后壁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可防止股骨头血供的进一步损害和骨化性肌炎的发生,不失为较好的一种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