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14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47篇
综合类   415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3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目的 研究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MPCNL治疗的简单性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80例,对照组术后放置14 F肾造瘘管,实验组采用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不放置肾造瘘管,手术为单通道.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患者疼痛需要应用镇痛药物的发病率和剂量、手术后患者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出血,感染及尿外渗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后住院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一期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需要应用镇痛药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实验组(42.5% vs 20%),而术后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及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均未出现肾周围血肿,对照组患者出现7例拔出造瘘管后的漏尿.结论 止血凝胶封闭微创经皮肾通道的经皮肾碎石取石术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痛苦,避免手术后拔出肾造瘘管漏尿的发病率,对于简单的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近10余年来我国公开报道的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资料,试图揭示中国肾移植术后并发恶性肿瘤的变化趋势。方法以"肾移植"和"肿瘤"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严格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总体情况、发生部位和地域差异等。结果共筛选出2003年至2014年9篇文献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单中心肾移植病例共计15 12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共计446例,肿瘤发生率为2.95%(446/15 120),移植后肿瘤以泌尿系统肿瘤(55.8%)为主。结论我国肾移植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总发生率为2.95%,以泌尿系肿瘤最常见。因此,肾移植术后肿瘤筛查应作为患者随访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成人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性别、合并骨折及骨折类型构成的差异,为此类骨折的诊治、预防等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成人(≥16岁)浮膝损伤患者资料,排除陈旧骨折、病理骨折及假体周围骨折等。所有影像资料由经过培训的4名本院骨科住院医师进行整理分型,并由本院2名骨科主任医师及1名放射科主任医师进行监督检验,统计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合并骨折等数据。≤45岁患者为青年组,>45岁患者为中老年组。结果5年间共诊治成人浮膝损伤204例208侧,占成人全身骨折的0.40%(204/52225),占成人股骨骨折的3.93%(204/5196),占成人胫腓骨骨折2.49%(204/8199)。其中男173例,女31例;年龄16~85岁;青年组153例,中老年组51例。青年患者和中老年患者中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90.20%(138/153)和68.63%(3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08,P<0.01)。浮膝损伤患者中13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占浮膝损伤患者的64.22%(131/204),主要为合并足部骨折37例,尺桡骨骨折33例,骨盆-髋臼骨折31例,股骨近端骨折25例,对侧股骨骨折25例等;其中青年组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5例,中老年组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202,P>0.05)。 FraserⅠ型骨折87侧,Ⅱ型骨折121侧,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FraserⅠ型、Ⅱa型、Ⅱb型、Ⅱc型分别是70、40、16、30侧和17、12、5、18侧,两组各型骨折构成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字2=5.502,P>0.05);Ⅱ型骨折中Ⅱb型骨折最少(21侧),Ⅱa、Ⅱc型骨折所占比例相近,但青年患者Ⅱa型(46.51%,40/86)骨折多于Ⅱc型(34.88%,30/86)骨折,中老年患者中Ⅱc型(51.43%,18/35)骨折较Ⅱa型(34.29%,12/35)骨折更多。结论青年男性为浮膝损伤的高危人群,常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胫骨平台较股骨髁发生骨折的风险高,且骨折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55.
临床上经常见到老年就诊患者口内多个残根残冠,多由龋坏或牙齿损伤等因素所致。以往残根残冠主要采用金属桩核冠修复,但随着修复时间的延长,金属桩核的缺点如腐蚀性、牙根易折裂、牙龈炎、影响核磁检查等逐渐显露出来。临床上需要有更合适的材料来进行残根残冠的修复,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修复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强度高及不影响医学影像成像等优势,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1]。我院口腔修复科选择了一些老年患者可保留的前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随访1-3年,将修复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我国西藏地区女性不同绝经时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患病风险。方法 2015~2016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地区常住居民进行慢性心肺疾病调查,最终获得40~60岁女性的有效样本853例。计算各绝经时期的构成比和LVDD发生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女性不同绝经时期的LVDD患病风险。结果 未绝经、绝经早期和绝经晚期女性比例分别是56.0%、21.8%和22.2%,相应LVDD发生率分别为16.3%、35.5%和47.1%。伴有高血压或腹型肥胖的女性LVDD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上述症状的女性。以未绝经女性为参照,调整年龄等混杂因素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早期女性的LVDD患病风险增加(OR=1.881,95% CI:1.186~2.982),绝经晚期女性风险进一步升高(OR=2.877,95% CI:1.650~5.017);在高血压对象中,绝经早期与绝经晚期女性LVDD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2.399(95% CI:1.220~4.719)和2.940(95% CI:1.226~7.048);在腹型肥胖对象中,OR值则分别为2.124(95% CI:1.222~3.690)和2.974(95% CI:1.451~6.095)。但在非高血压和非腹型肥胖的女性中,绝经早期LVDD患病风险的升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藏地区女性绝经后LVDD患病风险增高,高血压和腹型肥胖对象更显著,应针对这类人群进行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双盲分组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床头康复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 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肢体功能评分(FMA)为(68. 3 ± 5. 5)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为(57. 1 ± 3. 9)分,2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的(55. 2 ± 7. 1)分、(43. 9 ± 6. 0)分,组间两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方法经研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居民高胆固醇血症(HC)的患病、知晓及治疗情况.方法 2013年到2014年期间,在全国4个县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实际入选5402人,有效数据4982人.利用该资料计算我国35岁农村居民HC的患病、知晓及治疗率.结果 本调查发现我国35岁以上农村居民胆固醇边缘升高率为20.49%,HC的患病率为8.07%,知晓率为6.74%,治疗率为12.44%.HC的患病和知晓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吸烟、肥胖及轻体力活动人群的HC患病率较高(P<0.05);吸烟、超重、中度体力活动及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知晓率较低(P<0.05).重度体力活动、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治疗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体质指数,高血压及糖尿病与HC的患病相关.结论 我国35岁以上农村居民HC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知晓率和治疗率很低,亟待采取相应干预策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消融靶点心腔内电图及新发的舒张期电位(NEDP),评估NEDP在室性期前收缩成功消融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起源于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分析消融过程靶点电图,探讨NEDP的振幅、持续时间及消融后的反应。结果:47例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手术成功44例(93.6%)。11例(25.0%)患者消融过程中出现NEDP,其中7例患者舒张期电位引出室性期前收缩,领先体表心电图QRS波(63±8) ms。11例患者在NEDP附近消融,射频消融术均成功。成功消融后,3例(27.2%)患者舒张期电位振幅下降,8例(72.8%)患者舒张期电位消失。结论:25.0%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消融过程中能记录到NEDP,该电位可能表示缓慢传导区域,对室性期前收缩成功消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