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观念 抓好实习环节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管理是管理的核心,提高质量是管理的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运用环节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42.
病例一:刘××,男,30岁,工人,汕头市发电厂检修工。1974年9月14日来诊,门诊号:342107,X光号:18728。主诉:右上肢受伤已5个月,骨折久不愈合,上臂、前臂畸形,肩、肘、腕关节僵硬,患肢功能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43.
为观察白细胞介素(IL)-3、IL-6基因疗法对化疗后造血恢复及重建的作用,研究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IL-3、IL-6基因疗法以及合用两种基因疗法对5-氟尿嘧啶所造成的造血损伤小鼠模型的恢复作用。结果发现,单用IL-3基因疗法对化疗后小鼠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减少具有促恢复作用,但对血小板促恢复作用不明显;单用IL-6基因疗法对化疗后小鼠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促恢复作用;当合用IL-3、IL-6基因疗法时可使化疗后小鼠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提前恢复到化疗前水平,尤其血小板恢复作用更明显,且最低水平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高于单一疗法时的数量,但合用对白细胞恢复作用效果与单用IL-3基因疗法相比无显著差异。对小鼠骨髓CFU-GM及CFU-MK进行体外动态观察,发现合用疗法促进CFU-GM、CFU-MK恢复作用显著高于单一疗法。结果表明合用IL-3、IL-6基因疗法能显著恢复化疗导致的造血损伤,促进化疗后血细胞恢复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IL-3或IL-6基因疗法,可望为恢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导致的机体造血损伤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选取未经药物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30例、经过药物治疗后的女性精神分裂患者30例以及同时期健康女性各3例,分别作为治疗前患病组、治疗后患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使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孕酮、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睾丸酮等六项性激素含量,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孕酮、垂体泌乳素以及雌二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血清睾丸酮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组和治疗后患者组对比垂体泌乳素、雌二醇、孕酮和卵泡刺激素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丸酮和黄体生成素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性激素六项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蔡连文  蔡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2,(9):75+77-75,77
目的了解地方性氟骨症患病率与饮水含氟量的关系,用X线进行分型分度。方法选择饮水含氟量在3.8-5.5mg/L的村的人群先行临床检查,对筛选出的68例患者进行X线诊断。X线检查部位为骨盆正位、前臂正位、小腿正位。结果68例均有头痛、关节痛、腰痛、肢体变形、弯腰畸形、头昏等临床症状。分型为硬化型、疏松型、混合型、软化型。分度为轻度、中度、重度。结论患者长期生活在高氟区,食物中含氟高是氟骨症发生的根本原因。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病情越重。  相似文献   
46.
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开辟了人类遗传学、人类病理学等研究领域的新时代,然而近年来解析人类基因组意义过程遇到一系列的难题使人们认识到DNA序列本身并不能解释所有关于遗传信息传递、人类疾病生物学基础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肺癌病理特征、CT征象与EGFR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96例,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接受肺薄层高分辨率CT检查,并于术后进行组织病理分析确诊为肺腺癌。所有病灶均进行EGFR基因检测,统计患者临床病理、组织病理以及CT检测表现,分析其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经分析存在EGFR基因突变患者46例,EGFR基因未突变50例,主要为19号外显子和21号外显子突变,无吸烟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吸烟者(P <0.05);病灶直径3 cm以下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3 cm及以上(P <0.05),有胸腺侵犯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于无胸腺侵犯者(P <0.05);病灶含实性成分灶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纯磨玻璃病灶(P <0.05),有毛刺征灶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毛刺征灶病灶(P <0.05),有胸膜凹陷征灶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无胸膜凹陷征灶(P <0.05); EGFR基因突变患者TTP、BV水平高于EGFR基因未突变者(P <0.05)。结论病灶直径在3 cm以下,存在胸...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一起特大交通事故的院内救治流程和后期处理措施,探讨公共突发事件在院内的合理、及时、有效的处置方法,总结救治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危重患者在ICU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方法 2011年9月11日,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14例伤员送至我院,1例途中死亡,13例伤者得到合理即时救治。受伤部位涉及头胸腹、脊柱四肢、直肠阴道等,早期手术处置12例(其中1例危重患者开胸前后在ICU救治),5例7次在伤后5~12d进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结果 1例软组织挫伤病儿,观察3d出院;8例救治成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4例转院治疗,均在外院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合理安排流程及早期恰当处置尤为重要;多学科多专业合作,对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漏诊误诊和并发症发生大有裨益。这次成功的救治,为今后在综合性医院处理类似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9.
热射病是中暑的最严重阶段, 是从热痉挛或热衰竭发展而来的一系列疾病中最危险的一种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临床特点是高热(高热的原因是过度运动或暴露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产生热应激反应, 当热量累积超过热量散失时, 核心体温升高)[1]。高热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 造成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 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 甚至死亡。热射病的病死率甚高, 文献报道可达21%~67%不等[2,3]。早期识别危重症患者尤其重要, 通过早期识别, 早期尽早处置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改善预后。目前如何早期识别危重症热射病进而提早干预的文献较少,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 结合相关检验项目分析, 可以帮助临床早期识别, 并为早期提供加强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采用神经束内微电极记录家兔心交感神经电信号,探讨不同状态下家兔心交感神经束内的电活动。方法:将特制铂铱合金微电极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植入心交感神经束内,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神经电信号,同时接入SKY-A4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正常状态下与心肌缺血时家兔心交感神经电信号的变化。结果:心交感神经电信号可持续记录,心肌缺血时心交感神经放电较正常时明显增强(P<0.01),微电极记录能很好反映神经束内电活动的变化。结论:神经束内微电极可稳定记录心交感神经电信号,能较好反映神经束内电活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