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1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 ,监测耐药株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 195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药敏试验和ESBL检测 ,对产ESBL菌株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 (RAPD)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占 2 3% ,其中 5 1%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 (ICU)。ESBL阳性细菌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阴性菌。 2 0株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分为 11型。结论 本院脑外SICU、呼吸科RICU存在产ES BL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重点病区的消毒隔离措施 ,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耐药细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 利用犬活体动物模型探讨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假体长期放置后的力学稳定性及组织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8只正常成年雄性杂交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组和Harms固定融合组,分别施行假手术、可动固定术及Harms钢板固定融合术。各组实验犬饲养12周后处死,取可动固定组及正常对照组假体邻近软组织、引流淋巴结、脾脏、肝脏组织行HE染色,取可动固定组颈椎标本行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假体组织相容性;取新鲜颈椎标本(C0~C2)制备生物力学测试模型,在MTS 858生物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各组颈椎标本的三维运动范围与中性区。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可动固定组假体周围组织、引流淋巴结、脾脏、肝脏均正常,无含铁血黄素沉积,无炎症反应,未见金属颗粒。硬组织切片染色可见可动固定假体周围无炎症反应,假体骨组织界面无松动。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前路可动固定术后,寰枢椎在屈伸、侧屈及旋转运动下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与完整状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寰枢椎前路可动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低磨损,能够在活体内长期稳定放置的基础上保留寰枢椎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WHO NET4-5软件对3992株克雷伯菌属菌株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2002~2005年成人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结果 4年中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8%~99%;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超广谱G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27.2%上升到35.4%。结论4年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基本持平,说明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公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社区和医院内外科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笔者从外科病人各类标本中收集了258株细菌,用KB法作药敏测定.结果 外科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第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但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 外科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严重,应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性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血液、体液培养阳性的病原学、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COVID-19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情况,指导COVID-19治疗。方法:收集2020年1—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4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长、合并基础疾病、转归、侵入性操作、标本类型、微生物、耐药情况,分析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合并感染病原菌情况。结果:42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6.5岁,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占92.9%;进行侵入性操作患者占76.2%(32/42);共培养出67株阳性病原菌,主要病原菌为真菌(16株,23.9%)、鲍曼不动杆菌(14株,20.9%)、铜绿假单胞菌(7株,10.4%)、大肠埃希菌(6株,8.9%);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皮肤;鲍曼不动杆菌在侵入性操作组高于未行侵入性操作组(P<0.05);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在侵入性操作组低于未行侵入性操作组(P<0.05)。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00%、66.6%、42.9%、0,未发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相似文献
98.
Hemoline双相血培养瓶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在血液内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情发展迅速 ,而且在感染早期或抗生素治疗后 ,病人血清中的细菌数通常小于1 CFU/ ml[1] ,所以血培养方法将直接关系到败血症的准确诊断及治疗 [2 ] 。为了加快血培养的速度 ,更好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我室采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双相需氧血培养瓶 ( Hemolineperformance disphasique,HPD) ,对 1 999年 1月~2 0 0 0年 8月共收到的血培养标本 1 0 97份进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 1 0 97份血培养中 1 0 51份为住院病人 ,46份为门诊病人。… 相似文献
99.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泌尿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道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378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BD Pheonix-100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真菌使用显色平板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培养分离出病原菌5378株,共104种,其中革兰阴性菌2945株,占54.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657株,占30.8%,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776株,占14.4%。主要分离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不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均>83%,未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耐药率均在0.3%以上;MRCNS的检出率>83%。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可作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MRCNS检出率增高,应引起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电针百会穴是否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各24只,均通过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穴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百会穴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2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测量梗塞体积,免疫组化检测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xl)的表达,对梗塞周边区域进行膜片钳检查。结果:电针组小鼠的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小鼠(P<0.01),Bcl-xl的表达较针刺组小鼠明显增加(P<0.01);脑片膜片钳结果显示,电针组小鼠BKchannel的功能明显好于针刺组(P<0.01)。结论:电针百会穴能够降低小鼠脑梗死的体积并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电针刺激Bcl-xl的表达增加有关,也与神经元BK-channel离子通道的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