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精准肝切除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精准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法,术中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压。LCVP组从麻醉诱导后到肝病灶切除并止血完成后通过限制液体输入、调节头高脚底体位(头高10°-15°)及吸入异氟醚和(或)持续微量泵注硝酸甘油0.1-2μg/(kg.min)将中心静脉压控制在<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术中采取正常麻醉管理方法,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正常范围。记录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前和术后24h抽静脉血查肌酐(Cr)和尿素氮(BUN)值。结果 LCVP组和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42.3±208.2)ml和(648.4±381.2)ml(P<0.05);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麻醉技术应用在精准肝切除手术中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且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全部急性胰腺炎的10%~20%。胰腺外伤诊断困难、治疗复杂、并发症多。两者均易并发胰瘘、胰周组织感染、出血、消化道瘘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治疗时首先应对病情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手术干预时机要及时、恰当,尽可能采取微创引流方式,保持引流通畅。高度重视肠内营养,维护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和免疫力。同时,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肝段显色技术联合应用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9例采用肝段显色技术进行解剖性肝段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以持久美蓝染色法为主结合超声引导下肝段门脉穿刺染色以及Glisson蒂横断技术来施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手术。结果肝段显色成功率为100%。19例病人均行解剖性肝段切除,包括S5 2例,S6 2例,S7 2例,S8 3例,S4b 1例,S8v 2例,S8d 2例,S5+S8v 2例,S5+S8d 2例,S6+S5d 1例。手术时间为(178±48) min,术中出血量为(256±106)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 d,无病例术中输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段显色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肝段显色成功率,同时在肝实质离断过程中对切面选择具有引导作用,其可有效降低手术技术难度,可重复性高,利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5例原发性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5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均较轻微,症状平均持续榴9年;5例结石均位于左外叶,1例同时伴有右前叶上段胆管结石;3例行左外叶切除,2例行左外叶下段切除术。与色素性结石相比,含胆固醇性结石的胆管壁的增厚程度、腺体增生及纤维化的程度均较轻微;其胆管壁上还可见到特征性胆固醇性肉芽肿。结论 原发性胆固醇性的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与感染相关的胆色素性的肝内胆管结石不相同的疾病,它可能属于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5.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提高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愈率仍然值得探索[1-2].  相似文献   
106.
患者 女性 ,43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 1年 ,于 2 0 0 1年 3月 2 6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3月体检时 ,行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病变 ,约 3cm大小。于当年 5月在外院做CT检查 ,发现肝脏病变已 5cm大小 ,怀疑“肝血管瘤”。于2 0 0 1年 2月 2 6日行肝穿刺活检 ,病理结果为“良性组织”。于 2 0 0 1年 3月 8日经肝动脉插管行栓塞化疗 ,术后患者出现腹部疼痛伴发热 ,来我院就诊以“肝尾叶巨大肿瘤”收入院。查体 :腹部膨隆 ,肝肋下 5cm ,脾脏不大 ,无移动性浊音。B超检查示肝尾叶巨大囊实性肿块 ,以囊性为主 ,内壁可见乳头状突起 …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总结分析感染坏死性胰腺炎(infected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INP)感染坏死灶在CT影像学上的解剖学位置与分布特点,并据此对INP进行临床分型,为INP的外科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第四医学中心2008年6月6日至2014年12月31日INP病例112例...  相似文献   
108.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在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对45例肝癌患者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进行精准肝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进行肝脏三维重建,对肝脏血管结构及其与肿瘤的解剖关系进行二维和三维分析;分别计算肝段体积、肿瘤体积、全肝体积、预切除肝脏体积和剩余肝脏体积,切除标本术后称重并与预切除肝脏体积比较;实施虚拟肝切除,优化手术方案.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X~2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术前预切除肝脏体积采用二维方法计算的结果与采用三维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5,P>0.05).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能够清晰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等血管结构的三级分支,对肿瘤与毗邻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精确测算血管所支配的功能体积,当预测的切除肝脏体积越大,切除标本质量越大(r=0.999,P<0.05),误差率为5.1%.全组患者均进行了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9/45),均通过保守治疗好转.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系统能够优化手术方案,是开展精准肝切除的有益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肝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作者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切除6例肝细胞腺瘤病史、影像资料、病理改变及手术体会。6例肝细胞腺瘤均为单发,男性4例,女性2例,肿瘤直径4-11cm(平均8.5cm),肿瘤血供丰富,易发生坏死、出血和脂肪变,肿瘤无出血、坏死及脂肪变区域在平扫、门脉期、延迟期其密度与正常肝组织相近,T1加权像6例肿瘤均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肿瘤均得到完整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肝细胞腺瘤的CT、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肝细胞腺瘤多变的病理特征考虑有助于提高诊断。手术切除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索术中超声辅助下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5例被2名以上专家判断失去手术时机的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成功实施根治性治疗.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57岁 (44~65岁).回顾性分析其手术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术中超声发现肝脏转移病灶平均20.4个 (15~28个),围手术期死亡0例,肝功能衰竭0例.围手术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大量腹水2例,胸腔积液4例.术后1个月影像学检查和血清CEA等证实达到根治性治疗.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下一期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是双叶弥散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提高转移性肝癌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