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笔者通过对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宫外妊娠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把心理护理与介入护理相结合,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进行治疗,达到治疗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32.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16例,共栓塞病变血管21支;咯血原因支气管扩张11例,肺结核5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5例,双侧3例。栓塞材料为丝线段,随访6~24个月。结果 16例均即时止血,5例术后3周再咯血,但咯血量减少。结论 此法能有效控制咯血,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应用传统DSA、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进行检查,评价不同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正侧位DSA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或可疑存在动脉瘤,仅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形态、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旋转DSA显示病变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15例血管三维重建处理的图像都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结构关系。结论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病变结构的显示高于常规DSA,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直观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瘤颈的宽度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黄芪颗粒对脑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患有脑动脉瘤行介入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水化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黄芪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CIN发生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IN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7.5%,SOD浓度为(110.38±4.60)U/L,高于对照组的(96.62±3.75)U/L,MDA为(7.36±1.68)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0.49±2.16)μmol/L,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颗粒可降低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相关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保护肾功能,未对肝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35.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婉玲  蔡名金 《海南医学》2012,23(2):145-146
目的 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的近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Ⅱb~Ⅳa期官颈癌患者术前进行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并对整个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 术后8例患者出现动脉栓塞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介入治疗对中晚期患者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增加手术机会、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