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早在 192 3年MecWeciaxus就观察到具有尖端扭转现象 (QRS尖端回绕基线扭转 )的室速 ,临床曾称之为“假性室颤”、“室颤前室速”、“多向性室速”和“心脏性芭蕾”(cardiacballet)等。 1996年法国学者Dessertenne具体观察和描述了这种介于室速和室颤之间 ,心电图具有尖端扭转现象 ,发作常能自限性终止 (可转为室颤引起猝死 )的这种多形性室速并命名为尖端扭转性室速 (torsadedepointes ,Tdp)。其心电图特点 :①室速QRS尖端有回绕基线扭转现象 ;②室率快速 (常在 16 0~ 2 80次…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以恢复其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并观察节律改变后对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杓型和非杓型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缬沙坦160mg/d,观察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并监测用药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结果: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厍的下降值与杓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出现了明显的昼夜节律,血浆醛固酮水平出现了统计学差异。结论:缬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能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向杓型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33.
蔡其云  陈莉 《安徽医药》2009,13(8):867-868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并确定了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地位。β受体阻滞剂作用机制为阻断β肾上腺能受体,减慢动作电位上升速率,抑制4相除极,从而使心率减慢、收缩压降低和心肌收缩力减低。β受体阻滞剂自问世以来经历了三代演变。第一代药物以普萘洛尔为代表,是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即对β1和β2受体均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