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8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69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954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543篇
综合类   2085篇
预防医学   952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774篇
  1篇
中国医学   723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冠状动脉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的病理学特征为广泛动脉粥样硬化与管腔狭窄。动脉壁的粥样硬化常与血栓共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可致血栓形成。病理研究发现,动脉粥硬化部位血管内皮细胞破裂或出血,其结果为血管内皮下层暴露于环流的血液中,血小板附着于内皮细胞的胶原蛋白,活化,并释放一种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的物质。活化的血小板还参与促进纤维蛋白形成的凝血作用,红细胞和白细胞也可参与组成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应用药物(如链激酶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或物理(如血管成形术或分流术)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是治疗  相似文献   
92.
龙道林  曾杰  邓鹏翅  江华  彭瑾   《四川医学》2023,44(5):449-455
目的 应用以核磁共振氢谱(HNMR)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从而达到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及早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2h内采集血清样本,经预处理后采集HNMR数据。根据休克指数(SI)将多发伤患者分为A组(SI≥1.5)和B组(1.5>SI≥1),利用MestReNova软件提取两组的HNMR数据,再利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合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找出能够区分两组的代谢物及相关的代谢途径。结果A组共纳入20例,B组共纳入10例。与B组比较,A组的烟酰胺、L-5-羟色氨酸、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甲醛、烟尿酸、L-犬尿氨酸、N-甲基烟酰胺、烟酸、5-羟基吲哚、伞形花序酮、N-乙酰血清素、N-氧代烟酰胺、肌苷水平升高;L-乙酰肉碱水平降低(P<0.05)。通路富集分析得出色氨酸代谢及烟酸和烟碱胺代谢途径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0.29)。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不同休克指数多发伤患者血清,找到了组间的代谢差异,为今后使用其他更方便的样本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未来还需要对更大的样本量进行定量实验。  相似文献   
93.
人单克隆抗体在人体内应用的特点是,除无鼠源性单抗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所需剂量低外;更重要的是,人单杭可能识别鼠单抗所不能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但由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临床应用的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分析了基于生理机制的血泵电机参数的血泵控制策略;提出基于多生理信号约束的控制策略控制血泵输出,易满足受体的需求。结合血泵系统现状,从血泵的结构、穿皮能量传递方式和控制策略等方面探讨今后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95.
背景:尿源干细胞为尿液中存在的间充质干细胞,具备自我增殖与多向分化的潜能,由于其本身存在于泌尿系统,并且很可能来源于肾脏组织,相较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先天的优势,因此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可能具备对于肾脏病的特殊干预作用。目的:综述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二者在肾脏病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以“urine-derived stem cell*,urine-derived stromal cell*,urin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urine-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urine-derived progenitor cell*,kidney diseases,acute kidney injury,diabetic nephropathies,kidney failure,chronic,tissue engineering,organoid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尿源干细胞,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组织工程,类器官”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发表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至2021年10月。检索后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人为筛选,最终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尿源干细胞作为泌尿系统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备间充质干细胞共有的特性。此外,其在肾脏病领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宜的种子细胞来源;②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急性肾损伤动物及细胞模型上,可以显著缓解肾功能损害和组织学损伤,抑制炎症、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在慢性肾脏病(包括糖尿病肾病)方面,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可以延缓肾功能进展及组织学改变,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发挥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其在肾脏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③虽然尿源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已体现出较大的潜力和价值,在未来有望成为临床肾脏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采用自身不分泌型的Sp2/0骨髓瘤细胞与纯化的载脂蛋白B_(100)(apo B_(100))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筛选、检测获得三株分泌apo B_(100)的杂交瘤细胞系,制备了高效价的apo B_(100)单克隆抗体(McAb)。用此McAb建立了检测血清(浆)apo B_(100)抗原的双McAb-ELISA间接夹心法,采用同样的抗apo B_(100)McAb作为包被和第二抗体,以酶交联物作指示抗体。结果表明该法板内变异系数为2.01%。在已知apo B_(100)含量的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参考标准进行回收实验,低、高浓度各测四次,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20%,102.12%。经  相似文献   
97.
红外多波长无创人体血糖检测阵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血糖监测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能进行连续测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它是一种不需收集血样进行体内血糖浓度测量的新技术。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The Lambert—Beer Law)原理,为克服无创血糖检测研究中的难点和缺陷,详细分析了血糖红外光谱的吸收特性,利用阵列技术设计了红外多波长无创血糖检测传感器阵列模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用ME算法建立了信号检测和标定数学模型,结合了人体各种影响因素,使红外无创血糖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列举了详细的实验实施步骤,同时叙述了系统调试的详细过程,讨论了无创血糖检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caveolin-1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caveolin-1作为基因治疗的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用Lipofectin将caveolin-1基因稳定转染胃癌细胞系建立稳定表达caveolin-1的胃癌细胞系MGCS03/Cav-1,并将空载体转染MGC803作为对照(MGC803/pcl-neo)。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及未转染的MGC803细胞中caveolin-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9.
目的获取幽门螺杆菌hp0231和hp0410基因的序列,预测其编码蛋白HP0231和HP0410作为候选疫苗的可行性,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hp0231和hp0410。方法提取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的基因组DNA,按照GenBank中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2695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hp0231和hp0410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p0231和hp0410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P0231和HP0410均为外膜蛋白,具良好的抗原性,并且与其他生物的同源性较低,其作为Hp疫苗不易产生交叉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反应,构建的重组菌可高水平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结论HP0231和HP0410是有良好应用前景的Hp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00.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极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体外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频率为15Hz、强度为5mT、占空比为15%的PEMF作用于成骨细胞,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以及体外矿化指标。结果与结论:PEMF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体外矿化,抑制ALP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