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23篇 |
免费 | 508篇 |
国内免费 | 2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3篇 |
儿科学 | 98篇 |
妇产科学 | 65篇 |
基础医学 | 337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1380篇 |
内科学 | 531篇 |
皮肤病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147篇 |
特种医学 | 19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513篇 |
综合类 | 2306篇 |
预防医学 | 1341篇 |
眼科学 | 112篇 |
药学 | 810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981篇 |
肿瘤学 | 1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89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38篇 |
2020年 | 226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294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53篇 |
2009年 | 380篇 |
2008年 | 381篇 |
2007年 | 448篇 |
2006年 | 444篇 |
2005年 | 469篇 |
2004年 | 408篇 |
2003年 | 357篇 |
2002年 | 225篇 |
2001年 | 241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94篇 |
1996年 | 194篇 |
1995年 | 186篇 |
1994年 | 178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7篇 |
1965年 | 7篇 |
1964年 | 5篇 |
1960年 | 7篇 |
195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对123例高危产妇临床早期进行胎心监护,按Fischer评分法分高分、中分与低分3组。结果:1.3组分娩方式、Apgar评分及脐带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监测组与未监测组Apgar评分<4分者分别为0.61%与1.47%,未监测组新生儿死亡率为5.5墸嗖庾槲抟焕劳觯*3.胎心率监护图象异常组中82.61%伴产科临床情况异常,而正常组仅17.39%(P<0.001);4.白天与夜间均行胎心率监护,低分组分别为5.15%与19.23%,(P<0.05)。提示不论有无高危因素,在临床早期常规行胎心率监护,对可疑者连续或反复监测,可减少胎儿重度窒息,避免新生几死亡,对促进优生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3.
124.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目前检测HBV-DNA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方法,已广泛用于HBV的研究,包括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HBV-DNA的检测,乙型肝炎疗效的观察,HBV感染复发及预后的监测,以及HBV基因突变、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25.
钟家蓉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4,21(5):231-234
本文主要介绍“人工智能注采调配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流程、运行环境和其在孤东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确保长期稳定生产,地质工作者要定期对油田进行动态分析,制定出新的注采调配方案。人工进行注采调配方案计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应用较复杂的数学方法去进行分析对楷。如果运用“注采调配系统”进行方案计算,只需十几分钟便可完成,还可计算出多种方案,优选出最佳方案,从而提高了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126.
我院自1995年-2003年来应用针刀、牵引推拿等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7.
30例晚期食管癌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用大剂量顺铂为主(DDP+MTX+PYM)的联合化疗和放射治疗。并采用“化-放-化”的治疗方式。结果有效率63%,其中完全缓解13%,部分缓解50%。1年生存率70%,2年生存率53%,3年生存率16.7%。症状改善率80%。作者认为对晚期食管癌采用大剂量DDP化疗-放疗-化疗的治疗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8.
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前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的水平 ,临床治疗手段也日渐丰富 ,雌激素、VitD类、二膦酸盐、降钙素等药物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药物至今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传统医学中虽无骨质疏松的症名 ,但究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应归属于“骨痹”“骨痿”的范畴。肾为先天之本 ,主骨生髓。基于此 ,国内学者以“肾主骨”为理 ,以“补肾”为法 ,运用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 ,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8〕。同时各家均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仅对近年来关于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 相似文献
129.
130.
解郁调经治疗面部黄褐斑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郁调经治疗面部黄褐斑18例,分四型随症加减,结果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