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4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旨在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价值。方法将10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组并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分别观察二组在手术和住院结果等方面的比较。结果发现二组在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到冠脉时间、首次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使用导管数、主要冠脉事件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而经桡动脉组在局部并发症(出血或小血肿)、压迫止血或病人移动、住院时间和病人不适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股动脉组,而平均动脉插管时间和动脉痉挛发生率则比股动脉组明显增加。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内支架置入与经股动脉同样安全有效,而且经桡动脉并发症更少,但是需要一定的经验者。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逐层自组装的方式将壳聚糖和肝素逐层结合在316L不锈钢槽内,制成不同层数的涂层膜,以凝固法测定健康人血液在聚合物膜和不锈钢上作用2 h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并检测其抗凝血功能的稳定性.制备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支架,研究复合涂层膜支架在猪动静脉分流血栓模型中对支架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备组复合涂层膜APTT和TT均较316L不锈钢组极显著延长(P<0.01),并且APTT和TT延长和复合涂层膜层数增加相关.复合涂层膜在2周内上述凝血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在猪动静脉分流血栓模型中,复合膜涂布的金属支架形成的血栓重量极显著低于316L裸支架(P<0.001).结论:层层自组装壳聚糖/肝素复合涂层膜具有极显著的抗支架血栓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亚极量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脏康复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经介入治疗的AMI患者94例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实施了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和3个月的心脏康复观察,其中康复组患者根据无氧代谢阈值运动处方,进行有氧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不给予运动处方,按自行需要活动.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患者无氧代谢阈值心率远远小于传统负荷试验的最小运动强度标准;康复组3个月后心肺功能均有改善,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10.5±2.9)ml·min-1·kg-1和(12.6±2.9)ml.min-1·kg-1],运动负荷能力[(33±20)J·s-1和(42±16)J·s-1]峰值氧耗量[(14±4]ml·min-1·kg-1和(20±4)ml.min-1.kg-1]及峰值运动负荷能力[(66±21)J·s-1和(89±14)J·s-1]均明显增加,对照组3个月后的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和运动负荷能力增加不明显,但峰值氧耗量[(14±4)ml.min-1.kg-1和(19±4)ml.min-1·kg-1]和峰值运动负荷能力[(64±21)J·s-1和(80±14)J.s-1]增加.结论 经介入治疗的AMI患者早期行亚极量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和心脏康复是安全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氧代谢水平和运动耐受力. 相似文献
84.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经有半个多世纪,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于明确管腔结构、病变程度和形态特点更加精确,而血流储备分数(FFR)近来用于检测血管病变功能和指导介入治疗获得公认。各种冠状动脉检测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已经开始联合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30只新西兰雄性健康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高脂喂养组、普通及高脂喂养+G-CSF组各8只,4组动物每周采血,监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项血脂指标动态变化。取材后用苏丹Ⅲ染色观察脂肪斑块面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内膜厚度等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物(TIMP-2)的表达。并用Leica QwinV3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阳性率等相关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内皮及脂肪细胞的组间差异。结果高脂喂养能使TC、LDL等血脂水平上升,6周后高峰,与对照相比,P<0.05,但8周后就趋于稳定。加G-CSF使血脂高峰前移,使TC、LDL等提前2周就与对照组出现统计差异(P<0.05),并有双峰样改变,但对TG同样无影响。普通喂养+G-CSF能使血脂有所波动,但尚不足以达到显著差异。病理分析发现G-CSF能使斑块面积、内膜厚度、MMP/TIMP表达均增加,但后二者并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支持上述发现。结论 G-CSF对血脂存在一定影响,且以TC、LDL为主,对TG作用不大。因此它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恶化,具体表现为斑块面积的扩大,内膜厚度增加,机制可能与其对基质的影响有关,但尚需进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6.
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特性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Q波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非Q波心肌梗死、缺血性猝死的总称,其共同的发病机理为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不同程度的破裂与血栓形成。近年来,将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并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AMI称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PTCA)后QT离散度早期变化。方法对起病6h以内的24例AMI患者施行PPTCA,分析术前0.5h和术后2hQT离散度——未校正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和QT离散度比率(QTdR)。结果术前与术后QT离散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QTd(70±27)ms对(67±24)ms,P=0.6136;QTcd(82±34)ms对(77±27)ms,P=0.5785;QTdR(10±4.8)%对(9.2±3.8)%,P=0.5060。结论PPTCA不影响AMI早期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88.
18氟-脱氧葡萄糖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存活心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介入治疗术后室壁运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评估^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和^99mTc-MIBI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DISA)对判断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30例,进行DISA及心脏超声检查,核素显像不匹配者定为存活心肌,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术后3-4个月重复心脏超声检查,术后≥2个相邻室壁运动不良节段(RWMA)运动改善定为存活心肌,并进行整体收缩功能评价。结果:DISA显示,存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94.3%(83/88例)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坏死心肌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仅14.5%(12/83例)于PTCA术后运动改善,而且PTCA术后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明显改善。结论:DISA检查对诊断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预测介入治疗术后存活心肌的恢复及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9.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已日趋明确。本文回顾性地对3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柯萨奇B病毒(CBV)中和抗体检测的远期观察,希翼了解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F)的疗效。方法将7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PCI术后NF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尿激酶组PCI术后即刻予25万U尿激酶冠状动脉内注射,15 min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梗死溶栓研究(TIMI)和Blush血流分级改变情况,术后第1天起再予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共3 d。两组术中均根据血压情况予必要的常规处理,比较两组一般临床特征、心功能及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尿激酶组TIMI及Blush血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术后1 h ST段抬高下降幅度≥50%者占42.8%,与对照组(30.5%)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2 h ST段抬高下降幅度≥50%者占77.1%,与对照组(52.8%)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尿激酶组术后10 d梗死心肌节段心肌灌注积分为(3.00±1.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1.36)分(P<0.05)。③住院期间尿激酶组与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积分(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但尿激酶组随访期间的LVEDV、LVESV、WMSI较住院期间显著降低,LVEF则显著增加(P值均<0.05);对照组LVEDV、LVESV及WMSI较住院期间显著增加,LVEF则显著降低(P值均<0.05)。④尿激酶组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均<0.05);不稳定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对改善AMI直接PCI后NF的不良影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