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建立SIVp27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SIVp27单克隆抗体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使用基因重组的SIVp27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使用半固体培养基法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染色体核型对杂交瘤细胞株进行鉴定;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性、相对亲和力、抗原识别表位、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类。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4株可稳定分泌SIVp2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IC3、286为IgG1类,2E12为IgG2b类,3G3为IgG2a类。4株单抗均能识别SIV的p27蛋白,与逆转录病毒SRV、STLV无交叉反应,286、2E12与H1Vp24有交叉反应。免疫荧光法检测腹水效价为1:10240~1:40960。1C3、286、2E12、3G3染色体平均数分别为103、97、96、101。2E12与3G3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地制备出4株SIVp27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为进一步建立免疫分析方法,进行SIV/SAIDS及其艾滋病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测试用抗-HuCD8+T细胞单克隆抗体方法 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效果,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恒河猴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抗-HuCD8+T抗体cM-T807在0、3、7 d注射2只中国恒河猴,不同的时间取外周血,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制备CD3/CD4/CD8标记的外周血和淋巴细胞悬液,流式法测定恒河猴外周血和淋巴结中CD8+T细胞的去除效果.结果 注射了cM-T807的中国恒河猴,24 h后,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缺失99.9%,持续27 d;168 h后,淋巴结中CD8+T细胞缺失约90.0%,持续21 d. 结论 首次证实抗-HuCD8+T细胞抗体cM-T807能有效去除中国恒河猴体内CD8+T细胞,为建立CD8+T细胞缺失动物模型(CD8+T Cells del)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12周后对气管炎症和再次喘息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6—24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孟鲁司特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维持治疗(4mg,每晚1次口服,治疗12周)。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除外特应症及近期呼吸道感染者。治疗前和12周后检测血清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总IgE(T-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在门诊及电话随访12个月内统计两组再次喘息患儿例数。结果两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CysLTs、ECP和FeNO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CysLTs和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ECP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孟鲁司特组治疗后E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孟鲁司特组治疗后CysLTs和FeNO水平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水平(P〈0.05)。孟鲁司特组在12个月内累计再次喘息患儿例数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28)。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治疗后予孟鲁司特维持治疗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减少喘息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64.
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前后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力的变化。方法58例颞叶癫痫患者均经前颞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左侧手术者27例,右侧手术者31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对其记忆商(MQ)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手术预后、术前MQ与术后MQ的关系。结果51例预后EngleⅠ-Ⅱ级,其中术后MQ改善16例(31.4%),无变化30例,下降5例;7例预后Ⅲ-Ⅳ级,其中术后MQ无变化1例,下降6例;两组术后MQ改善率相差显著(P<0.01)。右侧手术者术后MQ评分均值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左侧手术者手术前后MQ评分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手术组术后MQ改善率(35.5%,11/31)明显高于左侧手术组(18.5%,5/27)。术前MQ障碍者术后MQ改善率(38.5%,10/26)明显高于术前MQ优秀(0.0%,0/5)和中等者(22.2%,6/27)。结论经受了右侧前颞叶手术切除的癫痫病人术后MQ有明显改善,左侧手术者则无明显变化;颞叶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和术前MQ是影响其术后MQ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西酞普兰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西酞普兰对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对照组常规给予降糖药、神经营养药、止痛药、抗血小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20mg/d,疗程2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抗抑郁疗效,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PIS)评估疼痛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镇痛药物的等级。结果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的HAMD评分(22.1±8.9、18.7±9.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81±9.79、25.71±9.92,P<0.05或P<0.01),抑郁症状明显改善,NPIS评分(5.1±1.1、2.9±1.3)显著低于对照组(5.5±1.2、5.1±1.1,P<0.05或P<0.01),同时镇痛药物的等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不仅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还有助于促进疼痛的缓解。  相似文献   
66.
杨生玺  蒋虹 《医学争鸣》2005,26(15):1386-1386
1实验资料逆转录病毒载体、细胞株PA317,NIH3T3和小鼠乳腺癌细胞MA782/5S-8102由东南大学医学院遗传中心惠赠.按常规方法扩增、抽提、纯化质粒DNA片段、回收HSV-tk片段.  相似文献   
67.
建立SARS-CoV病毒分离培养方法,确定SARS-CoV病毒感染动物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病毒的复制和存活时间,并比较中国恒河猴和食蟹猴对病毒的敏感性,筛选出对SARS冠状病毒敏感的动物,完善SARS冠状病毒感染猴模型的病毒学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实验用猴,定期采集动物的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离出来的病毒用免疫荧光方法和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SARS冠状病毒均可感染恒河猴和食蟹猴,在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中可以分离到病毒。结论恒河猴和食蟹猴均可作为SARS感染动物模型,而病毒分离培养可以作为感染模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8.
综合性医院患者中约有20%-70%存在明显的精神障碍且未能被及时发现或诊断,特别是抑郁、焦虑[1],但就骨科患者而言,该比例及患病情况尚不明了.故将我院积累的147例骨科患者会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骨桥蛋白编码基因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制备24例肺癌患者癌及癌周正常肺组织中总RNA,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p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所有24例肺癌中肺癌组织的骨桥蛋白表达高于相邻的癌周正常肺组织,并且全部在6倍以上,其中7例在100倍以上。结论: 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7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TTP)—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简称HUS),是一种病因、病理机制不明的少见病,复发率较高。我科1993年1月16日收治安痛定所致TTP—HUSI例,现报告如下: 女患,19岁。患者于1993年1月16日13时,因流涕,头痛于某单位医疗室肌注安痛定1支后返家。19时患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即送入我科。查: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