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2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72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27篇 |
内科学 | 122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6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5篇 |
综合类 | 250篇 |
预防医学 | 8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8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发现血压高3年,左肾萎缩1 d入院.3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达到140/110 mmHg,伴头昏、头痛.当时查双肾B超、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皮质醇节律均正常,予口服科素亚、美卡素等治疗,血压波动在120~130/80~90 mmHg. 相似文献
22.
水蛭素治疗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免疫球蛋白A型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视察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免疫球蛋白A型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lhy,IgAN)患者使用水蛭素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副作用。
方法:选择1998~2007年我科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N患者262例,按口服水蛭素(肠溶脉血康胶囊)和潘生丁不同,随机分成水蛭素组和潘生丁组。以尿红细胞形态及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血脂1项、凝血5项和副作用等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水蛭素组尿红细胞畸形率与计数和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潘生丁组(P〈0.05);水蛭素组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潘生丁组(P<0.01);水蛭素组患者的血脂也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蛭素抗凝作用明显强于潘生丁(P〈0.01)。综合判定,水蛭素组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和显著缓解率均显著高于潘生丁组(P<0.01)。两组发生副作用的病例数均较少,水蛭素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潘生丁组(P〈0.05)。
结论:水蛭素在降低IgAN血尿、蛋白尿和肾脏保护方面比潘生丁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85年6月-1999年12月期间经淋巴结活检确诊6例病人,结合献进行复习,综合分析,讨论。结果:本病多数预后不良,缺乏特异性的药物治疗,是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种淋巴结免疫增生性疾病。结论:本病易误诊为结核病,淋巴瘤,结缔组织病,药物疹。常因合并肺炎,败血症等继发感染,如转变为恶性淋巴瘤,病情迅速恶化而死亡,反复进行淋巴结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可调节内皮增殖、血管生成、调节血管通透性及血栓形成。血小板反应蛋白1为一抗血管生成因子,参与细胞黏附、迁移、浸润、增殖、分化和血管生成等。目前,研究提示二者在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异常,参与内分泌肿瘤发生、发展,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3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作用.方法 30例尿毒症脑病患者采用CVVH进行1~4次(每次12h)治疗.在CVVH治疗初始及治疗后6、12h收集血及滤液标本测定血常规、肾功能、血生化、电解质等.用ELISA法测定血浆及滤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结果 治愈26例(87%),好转3例(10%),无效1例(3%).治疗前平均血浆β2-MG浓度为(42.8±6.2)mg/L,治疗12 h后平均血浆β2-MG浓度为(26.7±3.7)mg/L,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观察点滤液中均能测及β2-MG,滤液中β2-MG水平与血浆β2-MG浓度呈负相关(r=-0.671,P<0.01).CVVH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变化(P>0.05),血钾和肾功能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 CVVH治疗可改善尿毒症脑病. 相似文献
26.
王教学唐郡侯曦露余森源历海清严和中刘卫 《临床军医杂志》2018,(6):615-61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甲酰肽受体2(FPR2)的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病理科169例胃癌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和相对应的癌旁非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组织标本中FPR2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FPR2的表达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有无差异性。将胃癌组织分为两组,分别为FPR2表达阳性组及FPR2表达阴性组,采用Graphpad Prism 5软件分别对两组的存活时间和多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FPR2表达阳性率为72.2%(122/16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5%(38/1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FPR2阳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122例,FPR2阴性表达组的标本数为47例,FPR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短于FPR2阴性表达组;同时,FPR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TNM分期及性别呈正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PR2是影响胃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总体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和TNM分期呈正相关,并且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28.
艾海权;巩晓芸;万晓慧;李霞;赵静;范莹露;腊晓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1):38-40
通过总结分析高龄不孕人群特征、助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高龄助孕诊疗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的针对高龄助孕人群诊疗伦理路径。并针对高龄不孕助孕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伦理问题,提出了建立规范的伦理工作路径,便于更加充分地在高龄不孕助孕诊治过程中进行伦理监督、审查。 相似文献
29.
肝脏超声局部升温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超声局部升温的方法研究蒋茵露①汪洋②本文系采用超声加温方法,探讨水内和离体肝脏深部聚焦点周围的温度变化,对超声穿过肋骨作用于离体肝脏的升温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武汉市无线电研究所研制的超声肿瘤治疗仪(实验样机),四个圆形聚焦...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从家庭功能角度探析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变化与需求,进一步为特殊家庭的扶助策略和养老政策提供完善思路。方法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云南省4个市/县随机抽取98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父母作为研究组,同时根据性别、年龄和居住地按1:1的比例匹配普通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作为对照组,通过半结构化问卷和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对两类家庭的家庭功能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普通独生子女家庭在7个家庭功能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是家庭问题解决、角色和情感反应维度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则是总体功能(P=0.003)、问题解决(P=0.009)、情感反应(P=0.001)和行为控制维度(P=0.025)的危险因素。农村居住地是角色维度的危险因素(P <0.001)。离异/丧偶是家庭问题解决(P=0.008)、沟通(P=0.038)和情感反应功能(P=0.024)的危险因素。结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但却是维系家庭总体功能的重要基础,不同年龄段和居住地也使得不同家庭的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因婚姻导致的情感问题也是这类家庭中年迈父母面临的一大困境。相关政策制定应进一步"精准化"... 更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