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DLLA可吸收螺钉手术治疗三踝骨折9例,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术中检查稳定性良好;9例患者均获随访,检查踝关节功能和术后不同时期X线,平均随访时间1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国内王栋梁等综合功能评估标准,优8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可吸收螺钉为治疗三踝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骨膜内组合双腓骨移植修复长管负重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将吻合血管的双腓骨或双段腓骨的前内侧骨膜从中央纵行切开并向两侧剥离至骨嵴,双腓骨或双段腓骨折叠,其前内侧面相对,两断端固定,将相对缘游离的骨膜纵行缝合,使其组合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骨缺损。结果34例长管负重骨缺损均获得良好骨愈合,移植骨无折断。结论骨膜内组合双腓骨移植是修复长管负重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3.
手指皮下组织瓣转移修复指甲甲半月以远的断指蒋纯志,曹斌,张祚勇,王晓,管磊指甲甲半月以远的断指,因其指动脉已分支,管径细,又缺乏静脉,难以再植。我们于1989年10月开始,应用手指皮下组织瓣转移修复甲半月以远的断指6例,获良好效果。临床资料本组6例甲...  相似文献   
44.
根据小腿前外侧浅血管神经的解剖特点,设计了腓浅动脉双向供血桥式皮瓣,向内推移覆盖外露胫骨12例,获得较好效果。介绍了应用解剖及手术方去,并对双向供血桥式皮瓣设计原理及手术成功的关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虚拟影像导航辅助下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5例(18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平均Harris评分35分(25~45分),采用改良Gibson手术入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进行视觉类比评分、Harris评分分析和X线检查.结果 在导航系统下顺利完成18例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90 min(80~105min),平均出血量为250 ml(250~350 ml),平均切口长度为7.5~8.5 cm,平均VAS评分为3.5分(1.5~4.5分).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95分(85~100分),优16髋,良2髋.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为(15.2±0.8)°,外展角为(44.8±1.2)°.平均随访2.5年(40~15个月),X线摄片发现1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线,而无松动迹象.结论 手术导航系统的应用解决了小切口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中视野的局限,提高了髋臼和股骨假体放置的精确性,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6.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 在股骨头颈部作长约4cm×1.5cm×1.5cm骨槽,彻底减压.去除死骨至股骨头软骨下,再将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股骨头颈槽内并目定.结果 术后经2~11年随访,按熙范启中等评定方法,优31例、36髋(Ⅱ期28髋、Ⅲ期8髋).良12例、15髋(Ⅱ期3髋,Ⅲ期12髋).中4例、5髋(Ⅲ期5髋).差2例、3髋(Ⅳ2例、3髋).优良率达86.4%.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清除坏死骨组织,髓腔减压,改善股骨头血液循环.利用骨瓣生长能力,促进骨生长,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坏死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47.
计算机辅助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对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影响. 方法:8具尸体(16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术中设定髋最佳植入柄颈角为0°,根据导航系统显示的柄干角植入假体.术后根据X线片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对术中、术后获得的假体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中、术后获得的假体柄颈角、柄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可以精确地植入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在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9例,颈椎肿瘤4例,颈椎滑脱失稳6例,颈椎病3例.术后进行CT扫描,评估螺钉位置.结果 导航下22例共植入112枚颈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A级,107枚(95.5%);B级,3枚;C级,1枚;D级,1枚.术后临床无脊髓、神经和椎动脉损伤.结论 术中三维C型臂实时透视导航系统可以准确引导颈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  相似文献   
49.
改进的组合腓骨移植修复负重长管骨缺损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报道组合排骨移植修复长管负重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组合腓骨移植方法改进如下:于吻合血管的双排骨或双节段腓骨前内侧骨膜从中央纵形切开剥离至骨嵴,双腓骨或双节段腓骨前内侧相对,两断端固定,将相对缘游离骨膜纵形缝 合,使其组合为一根粗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28例,结果所有长管负重骨缺损均获得良好愈合,移植骨无折断。结论 改进的组合 腓骨移植是修复长管负重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0.
随着现代交通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小腿、足跟部软组织严重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临床上修复困难,传统的游离植皮及局部转移皮瓣不能进行有效的创面覆盖和软组织充填。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11年9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结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机械绞伤9例,重物砸伤2例,热压伤1例。受伤部位:小腿中下段21例,足跟部9例,膝关节2例,其中伴有骨折骨外露29例,伴有神经肌腱外露3例,皮肤缺损面积5cm×8cm-20cm×40cm。1.2手术方法急诊创面妥善处理,对合并有骨折患者,急诊清创行骨折有效固定,创面污染较重建议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创面清创后根据创面大小,将VSD材料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泡沫覆盖创面,并将其与周围正常皮肤缝合固定,然后用聚胺甲酸乙酯薄膜封闭整个创面,术后开始持续负压引流,维持负压0.04MPa,观察引流液形状、引流量、肢体肿胀及全身情况,7~10d去除VSD查看创面情况。如果肉芽生长良好可行皮瓣移植,如果仍有坏死组织可以再次多次清创行VSD引流,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无明显炎性渗出再做皮瓣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设计:患者取平卧位,于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作一连线,作为皮瓣的轴线,此轴线中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连线作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行走的体表投影,该连线中心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第一肌皮动脉浅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