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抗C3d单抗制备及免疫金层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抗C3d单抗,建立免疫金层析法检测血浆补体片段C3d,判断补体活化情况。方法 用菊糖—C3d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杂交瘤,以羊抗C3包被酶标反应板并结合C3d为检测板,筛选分泌抗C3d单抗的杂交瘸。利用protein G柱亲和层析提取抗C3d单抗IgG和C3d结合物,进行SDS-PAGE电泳,鉴定单抗的特异性。将抗C3d单抗标以胶体金,制备免疫金层析测试余。通过在免疫金中加未标金的抗C3d单抗(游离单抗)来调整试纸条的灵敏度,并测定C3d。结果 SDS-PAGE电泳图上,出现IgG的重链、轻链、及C3d 3个条带;金标记抗C3d单抗的试条(Ⅰ)测C3d的灵敏度在6—10ng/m1,当加入0.1μg/m1游离抗C3d单抗(Ⅱ)后,灵敏度为10—15ng/m1。利用两种试条灵敏度的不同,对轻、中重型肝炎检测,结果轻型肝炎患者在纸条Ⅰ上阳性率为83.3%(25/30),纸条Ⅱ全为阴性,中重型肝炎者在纸条Ⅰ、Ⅱ的阳性率为100%(30/30)。结论 用本试验建立的免疫金层析法测定肝炎患者血浆C3d水平,可判断补体活化程度,辅助乙型肝炎轻、重分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膜式血浆置换(PP)对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6例次PP(单滤22次,双滤14次)前、后血清及滤出的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IL-2、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观察其改变.结果PP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对比(pg/ml,IL-174.63±53.94vs55.37±47.92,IL-261.67±54.29vs32.73±28.23,IL-675.21±51.58vs49.24±36.17,IL-8125.92±88.17vs55.83±49.80,TNF104.42±45.26vs63.33±33.75)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滤出的血浆中能检测到上述细胞因子.结论PP能有效清除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2011—2013年泌尿系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IEMENS MicroScan WalkAway 96 plus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151份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中共检出34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29.9%。其中革兰阴性菌263株(76.5%),最为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183株(53.2%)、肺炎克雷伯菌33株(9.6%)、变形杆菌21株(6.1%)、铜绿假单胞菌12株(3.5%);革兰阳性菌81株(23.5%),最常见的是粪肠球菌17株(4.9%)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4.4%)。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的检出率为51.9%和63.6%;产ESBL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菌株,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敏感率为90.5%~100%)。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较为敏感(敏感率为83.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敏感率为86.5%~100%)。检出2株大肠埃希菌和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2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感染主要病原菌,病原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定期监测和及时总结并分析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胶质母细胞瘤即使经过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及规范放化疗,仍有极高的复发概率;因而针对日益增多的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如何达到有效治疗及改善预后一直是神经肿瘤学的巨大挑战。本文拟从多个方面综述现有的多种针对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方式,并对未来可能治疗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炎性和非炎性疾病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2017年9~11月已确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共281例,按是否存在炎性疾病分为炎性组130例和非炎性组151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外周血25(OH)D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hs-CRP浓度,采用的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25(OH)D水平与hs-CRP浓度的相关性。 结果炎性疾病组25(OH)D水平与hs-CRP浓度呈负相关(r=-0.780,P<0.001)。非炎性疾病组25(OH)D水平与hs-CRP浓度呈负相关(r=-0.636,P<0.001)。 结论炎性组与非炎性组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与hs-CRP浓度均呈负相关,炎性组的相关性高于非炎性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A、B和C三种不同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的差异性,并将检测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随机挑选临床检测样本94例。所有样本再使用B、C和Roche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检测。ELISA试剂都使用各自的试剂盒S/CO值进行阴阳性判断,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判断以仪器的COI作为判断标准,结果〉1为检测有反应性。结果 A、B、C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4.04%(79/94)、35.11%(33/94)、25.53%(24/94)和39.36%(37/94),A试剂显著高于电化学发光法,而C试剂显著低于电化学发光法。A、B、C和电化学发光检测的结果一致性分别为55.32%(52/94)、95.74%(90/94)和86.17%(81/94)。将A试剂盒检测的结果分为阴性组(〈1)、弱阳性组(1~8)、阳性组(〉8)三个组,阴性和阳性组四种试剂检测结果符合率较好,而弱阳性组符合率较低。结论 3种国产试剂对阴性和阳性标本与Roche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符合率很高,弱阳性标本符合率则存在差异,对于弱阳性标本建议使用确诊试验。  相似文献   
107.
手术和镇痛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比较手术方式和术后镇痛对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浆内毒素、C反应蛋白 (CRP)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胆囊切除患者 ,按手术方式及是否术后镇痛分为腹腔镜非镇痛组 (Ⅰ组 )、经腹手术非镇痛组 (Ⅱ组 )、经腹手术吗啡镇痛组 (Ⅲ组 )。麻醉方法均为全凭静脉麻醉。Ⅱ、Ⅲ组于诱导前、拔管前、术后 2 4h、术后 72h、术后 5d五个时间点 ,Ⅰ组仅取前四个时点 ,分别抽取静脉血测血浆内毒素、CRP、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及游离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含量。结果 各组术后血浆内毒素、CRP、IL 6、IL 1 0、sIL 2R含量均升高 ,而IL 2含量则降低 ,术后 2 4h达峰值 ,此后逐渐恢复。组间比较 ,Ⅱ、Ⅲ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Ⅰ组 (P <0 0 5 ) ,血浆内毒素、IL 2变化程度相似 (P >0 0 5 ) ;但Ⅲ组CRP、IL 6变化程度小于Ⅱ组 ,IL 1 0、sIL 2R则大于Ⅱ组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经腹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应激反应轻、对机体免疫系统干扰小 ;经腹组术后采用吗啡静脉镇痛可减轻术后炎症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8.
蒋理  姜璐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3):104-105
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试剂 (TSGF)是由多种与肿瘤生长相关的物质组成。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胸腹水、瘤内浆液及尿液中 TSGF的测定已有报道 [1、3] ,但尚未见有关痰液中TSGF含量测定的报告。我们选取肺癌病人的痰液进行检测 ,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 ,结果如下。1 实验对象正常对照组 6 0例 ,年龄 2 0~ 4 5岁 ,系健康体检者 ,男女各 30例。肺癌组 6 0例 ,年龄 4 0~ 82岁 ;男 4 0例 ,女 2 0例。均为经临床、病理、CT、肿瘤标志物等确诊的病人 ,均于手术前测定其痰液中 TSGF含量。另选取 4 0例肺部炎症病人 ,均为临床确诊为急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病理、临床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67名患者均选自来我院就诊且明确诊断的NHL患者。采集患者血清,通过ELISA检测血清VEGF(S-VEGF)浓度,并且收集临床资料做相关分析。结果:NHL患者S-VEGF较正常人高(P<0.05),初发及复发者较缓解者高(P值均<0.01),初发与复发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度恶性者较低度恶性者高(P<0.01)。不同恶性程度内部各亚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60岁为界)、不同临床分期、分组以及T、B细胞之间S-VEGF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S-VEGF浓度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正相关(P<0.05),而与β2微球蛋白(P>0.05)、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P>0.05)。S-VEGF与血小板有明显相关(P<0.05),而与白细胞(P>0.05)、血红蛋白(P>0.05)无相关性。结论:NHL患者S-VEGF增高,并且与患者病情转归相关。S-VEGF与淋巴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NHL患者预后指标之一。血小板可能产生VEGF。  相似文献   
110.
张巧娣  蒋理  文怡 《右江医学》2003,31(3):290-290
自 1 98 3年 ,Assoian等发现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uthfactorbeta,TGF β)具有促进纤维母细胞转化的能力以来 ,TGF β家族因广泛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而倍受瞩目。TGF β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诸方面关系的研究渐成热点。而TGF β与头颈部肿瘤之间的关系尚未见这方面的直接报道。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浅显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 .被检对象 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各类头颈部肿瘤患者 ,均经临床以及病理确诊。其中恶性肿瘤患者 38例 ,良性肿瘤患者 2 8例。年龄 2 8~ 76岁 ,平均 56岁。2 .方法及试剂 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