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断的26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GIST行ESD治疗。患者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麻醉。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判定肿瘤性质。观察肿瘤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指标。结果:26例中,25例为单发肿瘤,1例为多发(2个)肿瘤。7例位于食管,10例位于胃底,5例位于胃体,3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27个瘤体成功切除26个(96.30%)。22例(84.62%)瘤体一次性完整剥离,3例(11.54%)瘤体破裂,1例(3.85%)因肿瘤多发,分期切除。ESD手术时间为(59.62±28.18)min,ESD操作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不超过50 mL,术后无持续活动性及迟发性出血。2例(7.69%)发生穿孔,应用多枚钛夹成功封闭裂孔,未转外科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定间质瘤诊断17例,平滑肌瘤7例,异位胰腺1例,血管球瘤1例。良性间质瘤14例,潜在恶性间质瘤2例,恶性间质瘤1例。术后住院时间(4.15±1.71)d。术后随访期(27.73±12.16)月。3个月及6个月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未提示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近期疗效安全、可靠,病变可以被完整切除并提供详细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Panc-1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人胰腺癌Panc-1 细胞后,采用MTT 法检测其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 观察PTEN、p-Akt(Ser473)、mTOR 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48 h 时,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2.0 和8.0 mmo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依次为(7.20±5.92)%、(18.35±4.77)% 和(33.45±4.10)% ;72 h 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4.81±4.04)%、(53.42±4.18)% 和(61.36±2.00)%。该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强,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干预48 h时,8.0 mmol 组G1 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低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G2/M 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高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二甲双胍作用48 h 时8.0 mmol 组细胞的中晚期凋亡率为(12.64±2.74)%,与对照组(7.01±1.14)% 和0.5 mmol 组(6.19±0.3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高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作用48 h 时,2.0 mmol 组和8.0 mmol 组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PTEN 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 mmol 组和8.0 mmol 组升高,而p-Akt(Ser473)和mTOR 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二甲双胍能抑制人胰腺癌Panc-1 细胞的增殖能力,引起G2/M 细胞周期阻滞,同时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激活PTEN 的表达,抑制PI3K/Akt/mTOR 通路。  相似文献   
23.
患者 ,男 ,5 6岁。因“双下肢交替反复胀痛 2个月 ,左胸痛 10d ,肝区痛 4d”入院。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左第 5腋后肋处压痛 ,左下肺少许湿罗音 ,腹部未扪及肿块 ,肝右肋下 2指 ,质硬 ,无压痛 ,脾肋下未及 ,右下肢肿胀 ,静脉显露 ,局部压痛 ,皮温稍高 ,右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辅助检查 :生化 :TB 14μmol/L、DB 3μmol/L、ALT 39U/L、AST4 3U/L、GGT 4 0 4U/L、LDH 36 5U/L、ALP393U/L、GLU 5 .5mmol/L ;AFP 8.2ng/ml、CEA >10 0ng/ml、CA19910 6 .97U/ml;PT 15 .2s ,APTT 37.8s。B超 :肝内多发实性占位 ,脾…  相似文献   
24.
物理诊断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留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抓好理论教学,更要注重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本文从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课带教的语言交流、教学模式、见习三大技能及提高人文素质方面,就如何提高留学生物理诊断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5.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w75在6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计算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胃癌组织中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1)。二者表达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显著相关(P均〈0.05)。认为hTERT和CDw75阳性表达可作为胃黏膜恶性转化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评价胃癌生物恶性度的有用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0.2、1.0、5.0 mmoL/L的VPA干预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24、48 h,采用WST-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培养基中单加二甲基亚砜为空白对照组,单加PBS为PBS组.结果 VPA干预24 h后,VPA 5.0 mmol/L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8.9%,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及VPA 0.2、1.0 mmol/L组(0、4.4%、6.8%、6.1%,P值均<0.05);干预48 h后,VPA 1.0、5.0 mmol/L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2.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PBS组、VPA 0.2 mmol/L组(0、6.2%、4.6%,P值均<0.01).VPA干预24 h后,VPA 1.0、5.0 mmol/L组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6.57 ±1.88)%、(34.11±4.74)%,显著高于PBS组、对照组、VPA0.2 mmol/L组[(10.72±2.02)%、(13.53±2.28)%、(13.81±2.40)%,P值均<0.01];VPA干预48 h后的细胞周期变化与24 h一致.结论 VPA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阻滞在G2期.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初次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次行ERCP失败患者,观察患者基本信息、壶腹部憩室、乳头形态、ERCP并发症、替代治疗方案及失败原因。结果: 978例初次行ERCP患者共失败43例,失败率4.4%。失败原因中进镜失败11例(25.6%),主要包括良恶性疾病导致球降交界梗阻、食管胃幽门梗阻以及手术后粘连进镜困难;插管失败30例(69.8%),主要发生于憩室旁乳头、乳头型乳头、乳头肿瘤侵犯、乳头水肿、乳头萎缩及曲镜下插管;医生主动放弃操作2例,主要由于进镜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及十二指肠降部穿孔。失败后替代方案包括再次ERCP、外科手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初次ERCP失败的原因与患者自身的疾病、解剖因素、医生的操作手法以及心理状态等有关。  相似文献   
28.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是通过二硫键连接α链和β链或者γ链和δ链的异二聚体蛋白复合物.本研究使用原核系统体外分别表达两条单链,摸索并确定快速获得一定量的TCR蛋白的复性条件,实验发现TRA、TRB蛋白变性液按照2∶1 (mg/mg)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缓慢滴加到4℃搅拌的复性液(50 mmol/...  相似文献   
2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