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介绍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聚合物纳米粒子可作为疏水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的载体制备聚合物纳米粒的材料与方法具有多样性。结论: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具有可控释、靶向、保护生物大分子药物的活性等优势,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2.
苦竹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其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苦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方法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充分利用苦竹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苦竹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利用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就苦竹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 测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C=0.407 mg/ml,回收率为100.5%,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苦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途径.苦竹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 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以制备性能优良且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普遍应用。目的:将强疏水链十八烷氧基接枝到N-琥珀酰壳聚糖分子中,制备结构稳定、粒径较小的聚合物胶束,以获得可适用于药物传递载体或医学生物材料领域的聚合物纳米胶束。方法:用N-琥珀酰壳聚糖和十八烷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在壳聚糖衍生物中引入长链疏水基。结果与讨论:成功制备出聚合物纳米胶束,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波谱表征,证实壳聚糖分子中成功引入了琥珀酰基和十八烷氧基。通过动态激光散射测量出其粒径在136~166nm,其临界胶束溶度在1.67×10-3~3.35×10-3g/L,反映出胶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而且其临界胶束浓度值和粒径随着疏水链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少。MTT法检测说明该胶束对细胞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ylen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局部药物释放系统,观察其体外释药效果。方法将透析后的CH/PEG-SA及MMC共混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CH/PEG-SA/MMC膜片,将膜片置于10mL 37℃生理盐水中浸泡,静置3个月观察其脆性。绘制100、50、25、12.5、6.25、1μg/mLMMC液与吸光度(A)值的标准曲线。将CH/PEG-SA/MMC膜片20mg浸泡于PBS液中,第1、3、5、8、12、16、18、22、26、30、32、39、60和88天取浸出液,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结果脆性观察:膜片浸泡3个月后不脆裂。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25.944x-0.236(R^2=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第12天释放量达最大,为14.9616μg/mL,第18、32天又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μg/mL和11.4092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且释放量逐渐减少,第60天累积释放量为0.1793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时间点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PEG-SA/MMC膜片柔韧性提高,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成膜性更好,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1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榴皮中微量元素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邻苯二胺盐酸盐做显色剂,检测波长为335 nm,测定石榴皮中微量硒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吸收度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方程(r=0.9993),9种不同产地来源石榴皮中的微量硒元素含量在2.11~8.65μg/g之间,加标平均回收率98.4%,RSD为0.3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显著优点,适用于测定石榴皮样品中微量硒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背景: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以制备性能优良且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普遍应用.目的:将强疏水链十八烷氧基接枝到N-琥珀酰壳聚糖分子中,制备结构稳定、粒径较小的聚合物胶束,以获得可适用于药物传递载体或医学生物材料领域的聚合物纳米胶束.方法:用N-琥珀酰壳聚糖和十八烷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在壳聚糖衍生物中引入长链疏水基.结果与讨论:成功制备出聚合物纳米胶束,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波谱表征,证实壳聚糖分子中成功引入了琥珀酰基和十八烷氧基.通过动态激光散射测量出其粒径在136~166 nm,其临界胶束溶度在1.67×10-3~3.35×10-3 g/L,反映出胶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而且其临界胶束浓度值和粒径随着疏水链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少.MTT法检测说明该胶束对细胞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ou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 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置入SD大鼠脊柱背侧治疗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免疫组化、组织学检查比较,观察该释药系统对硬膜外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 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 25.944x-0.236,确定系数为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中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于第12天时维持释放量达最大,为14.9616μg/ml,于第18、32天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 μg/ml和11.4092 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维持,且释放量逐渐减少.于第60天3周累积释放量为0.1793 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膜片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2.085、P=0.000).CH/PEG-SA/MMC膜释药系统可明显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含量,并可促进瘢痕规则排列.减少术后瘢痕增生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机会.结论 本实验提高膜片的柔韧性,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成膜性更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的药物释放.该膜片能有效地减少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一种预防瘢痕粘连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背景: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以制备性能优良且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胶束,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普遍应用。
目的:将强疏水链十八烷氧基接枝到N-琥珀酰壳聚糖分子中,制备结构稳定、粒径较小的聚合物胶束,以获得可适用于药物传递载体或医学生物材料领域的聚合物纳米胶束。
方法:用N-琥珀酰壳聚糖和十八烷基缩水甘油醚反应,在壳聚糖衍生物中引入长链疏水基。
结果与讨论:成功制备出聚合物纳米胶束,通过红外光谱和1H核磁波谱表征,证实壳聚糖分子中成功引入了琥珀酰基和十八烷氧基。通过动态激光散射测量出其粒径在136~166 nm,其临界胶束溶度在1.67×10-3~3.35×10-3 g/L,反映出胶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而且其临界胶束浓度值和粒径随着疏水链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少。MTT法检测说明该胶束对细胞毒性极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