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19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
胃癌细胞中EphA7蛋白高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EphA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对胃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对52例胃癌标本检测发现,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细胞中呈不同形式的分布。比较EphA7蛋白在胃癌细胞和正常黏膜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和强度,可将胃癌分为高表达和非高表达两组。统计学分析发现,EphA7蛋白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16)以及与肿瘤分期有关(P=0.033)。结论:EphA7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患者中分布不同。EphA7蛋白高表达在胃癌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面对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管理不仅仅存在着技术、设备和资金方面的压力,更面临着经营管理模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挑战.而医院竞争力不仅局限于医院的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还包括医院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因此,重视医院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医疗业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还要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更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内涵建设,这对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进一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两个效益,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阳性淋巴结间质网状细胞肿瘤(CI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1例男性患者腹膜后CIRCT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光镜下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代之以大量呈席纹状、束状或不规则排列的梭形瘤细胞;瘤细胞胞膜不清,胞质淡伊红染,核轻度异型,核膜清晰,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0~2个/10 HPF.瘤细胞vimentin、CK8/18、SMA和EGFR(+),CD21+35、clusterin、CD1a、desmin、S-100、CD68和ALK-1(-).电镜下瘤细胞表面有纤细的胞质突起,相互交错排列,细胞间见发育不良的桥粒样结构,单个细胞外或细胞巢间有基底膜样物质和长间距胶原围绕.结论 CIRCT起源于淋巴结辅助树突状细胞中的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FBRC),非常少见,易被误诊为其他辅助树突状细胞肿瘤甚至转移癌,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电镜检查也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
背景与目的: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基因家族在生长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研究EphA1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联系,旨在探索EphA1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EphA1转录子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查启动子区相关的CpG岛甲基化状态.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的Eph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phA1转录子在34%(19/56)的样本中表达下调,25%(14/56)的样本中表达上调,41%(23/56)的样本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A1转录子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5)、分期(P=0.001)以及淋巴结转移(P=0.011相关.在检查的15例EphA1下调的标本中,12例检出甲基化EphA1 DNA;在5例上调的标本中,仅1例检出甲基化DNA;18例表达无差异的标本中,3例检出甲基化DNA(P=0.001).145例组织标本中EphA1蛋白表达与转录子表达的临床意义相符.随访89例患者分析生存时间发现,EphA1下调者预后比上调者长(P=0.005).结论:EphA1可能在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椎内骨水泥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85例于我院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OVCF病例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64例;年龄(72.6±7.3)岁。依据穿刺入路分为双侧分层穿刺组与双侧非分层穿刺组。统计分析两组间术椎内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1天、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本组85例均获得3~16个月随访。双侧分层穿刺组骨水泥注入量平均(4.4±1.0)ml,骨水泥连接上下终板分别为:两侧33例,一侧6例,无1例。双侧非分层穿刺组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2±1.2)ml,骨水泥连接上下终板分别为:两侧11例,一侧30例,无4例。双侧分层穿刺组骨水泥量低于双侧非分层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分层穿刺组术椎冠状位中线(中线)两侧骨水泥连接上下终板率高于双侧非分层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对应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前、术后1天VAS及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分层穿刺组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VAS及ODI低于双侧非分层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侧非分层穿刺入路相比,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于术椎中线两侧连接上下终板率更高,术后2天、末次随访时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更好。经皮双侧分层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Eph A7基因在牙髓的炎症反应和牙源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牙髓、具有疼痛症状的牙髓炎牙髓和无疼痛症状的牙髓炎牙髓各18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Eph A7蛋白在不同状态牙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ph A7在健康牙髓中仅阳性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而在炎症牙髓中,Eph A7的表达显著升高,除阳性表达于上述细胞外,同时还阳性表达于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组织中。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牙髓相比,牙髓炎牙髓中Eph A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具有疼痛症状的牙髓中Eph A7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疼痛症状的牙髓(P<0.05)。结论:Eph A7基因可能是反映牙髓组织炎症活动和疼痛状态的一个标记物。 相似文献
58.
Cast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因不清.其临床上分为单中心型和多中心型,组织病理学上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和混合型.在临床过程中,不同的分型有着不完全一致的治疗和预后.作者主要从Castleman病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强调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中的一个特殊亚型-间质增生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辅助局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70~9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麻进行手术,实验组采用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配合局麻进行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有无不良反应。应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SBP、DBP和HR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术中SBP、DBP和HR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SBP、DBP和HR比较平稳(P>0.05)。结论:氧化亚氮/氧吸入镇静辅助局麻拔牙能够维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将团队建设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对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大拓展市场空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团队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明确各成员的分工与职责,同时要求团队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再次将内部关系理顺增强团队合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管理团队,需将机械化的组织变为具有学习能力及弹性的组织,激发个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