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3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蒂处理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脾蒂处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右侧斜卧位、超声刀、ligasure,二级脾蒂处理,手助。结果39例2例因为脾脏明显肿大,直接行腹腔镜下手助脾脏切除;1例因术中脾静脉出血转手助操作完成手术;余56例行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其中采用超声刀分离,二级脾蒂处理方法30例;Ligasure分离脾蒂血管、断离3例,超声刀分离、Endo-GIA夹闭2例,无中转开腹术,无死亡病例,手术后有1例并发少量胰漏,引流3周后痊愈。结论结合脾蒂解剖的特点,采取适当体位及处理方法,可安全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嵌顿疝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6月~2009年6月26例嵌顿性腹股沟疝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5 min,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无感染病例.发生尿潴留6例,行膀胱区热敷、按摩后自行缓解;切口局部充血、水肿3例,经用酒精外敷、理疗后好转;阴囊积液3例,经抬高阴囊、穿刺抽液后好转.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嵌顿疝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是一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23.
豆类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源 ,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蛋白质、低聚糖、矿质元素、皂苷、异黄酮和植酸等。本实验主要针对豆类萌发期异黄酮和皂苷进行研究。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类物质都具有苦涩或豆腥味 ,影响大豆制品的风味和质量 ,在生产工艺中除去这些味道为佳 ,但这些物质在食品、卫生方面都有重要的保健和医疗意义。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预防骨质疏松、防止心血管疾病、减轻或避免因雌激素减少引起的更年期综合症 [1~ 3 ]。大豆皂苷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生理功能近些年来已经被人类所认识。可以抑制血清中脂类氧化 ,抑…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临床单纯内镜或内镜辅助下经鼻一蝶窦入路至颅底中央区的手术提供解剖学标志和参数。方法:乳胶灌注汉族成人尸头湿标本10例,在神经内镜下及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经鼻-蝶窦入路至颅底中央区的手术,按手术步骤分鼻腔内、蝶窦内及蝶鞍和周围结构3部分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蝶窦是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中的关键结构。蝶窦后壁常见的解剖标志有鞍底、斜坡凹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隆起、蝶骨平台;其中,斜坡凹陷是确定鞍底最可靠的标志。此入路可分别向前、中、后颅底方向扩展,内镜下可清晰显露硬脑膜下及海绵窦内部分结构。结论:采用内镜经鼻-碟窦入路是显露颅底中央区病变的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5.
收集55例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以胆囊结石就诊于我院的14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36例为大量使用头孢曲松钠导致的“假性胆囊结石”,2例患有慢性溶血性疾病,9例儿童为肥胖,余原因不明.保守治疗50例,42例患儿结石自行溶解;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例,术后随访2~4年,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内镜联合保胆取石术1例,随诊2年,未复发;其余患儿仍在观察中.头孢曲松钠及肥胖是目前儿童胆囊结石的重要病因,治疗方案应在充分考虑病因与症状的前提下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目的: 探讨细胞块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对腺上皮病变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LCT诊断非典型性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AGC-NOS)和腺上皮细胞异常病例共302例,均制备细胞块并作出诊断,并对其中41例可疑腺癌病例的细胞块切片进行TTF-1、NapsinA、PAX-8、P16、P53、WT1、ER、PR等免疫细胞化学标记(immunocytochemistry,ICC);302例细胞学诊断与活检结果对照,分析LCT和细胞块诊断宫颈腺癌与活检结果的符合率并总结细胞学特点。结果:302例LCT和细胞块腺上皮病变诊断与组织学活检结果符合率分别为86.09%和97.35%;细胞块切片中腺癌细胞排列结构与组织学形态相似,结合临床病史及ICC检测明确腺癌类型及其来源41例(宫内膜腺癌26例;宫颈腺癌12例;卵巢浆液性癌2例;肺腺癌1例)。结论:LCT联合细胞块可以提高宫颈腺上皮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合临床资料及ICC对一些形态学典型病例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