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互联网+中医药"背景下,中药代煎代配送服务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结合文献,梳理医疗机构中药代煎代配送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背景、服务流程、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结果 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等推动了互联网技术与药学服务融合发展,与传统的中药房服务模式相比较,中药代煎代配送信息化系统的构建有助于落实医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电针合谷、内关和扶突配合术前20 min开始静脉滴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mg/kg)进行针药复合麻醉。其中A组在前10 min内微泵恒速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mg/kg),术中维持0.4mg/kg/min。B组术前10 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入室平卧5 min(T0)、手术开始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开始后60 min(T_3)和手术结束时(T_4)]的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追加次数与总使用量,使用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的例数,术后2 h内及术后2~24 h内发生呕吐的例数。结果两组舒芬太尼追加次数及总使用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中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分别为31.4%和14.3%,对照组分别为77.1%和6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2 h内及术后2~24 h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7.1%,对照组分别为54.3%和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T_1、T_2、T_3、T_4)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甲状腺切除术中追加舒芬太尼的次数及使用剂量,降低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防护意愿及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为医务人员合理选择个人防护装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5月1日—31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入污染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不同出舱人员进行防护意愿调查。并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情况。结果 共纳入医务人员70人。其中,护士61人,重症监护病房38人。在防护意愿调查中,选择一次性隔离衣47人、防护面屏44人、二层鞋套/靴套69人。共采集标本640件。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检出6件,阳性率为0.94%;阳性标本均采样自防护服鞋底。6名阳性样本检出对象均意愿选择二层鞋套/靴套。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在日常医疗活动中防护意愿较高,但个人防护装备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小,应合理选择,避免过度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清胰汤内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实验大鼠中的疗效及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通过芒硝外敷及清胰汤内服,观察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的变化及芒硝外敷前后自身重量差值的变化和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在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淀粉酶及芒硝外敷前后的自身重量差值变化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胰腺的病理损害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芒硝外敷具有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度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级联反应、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芒硝外敷和清胰汤内服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补片修补腹部切口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61例补片整体修补腹部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61例腹部切口疝,采用补片多头状腹带式整体修补。结果 随访0 ̄9年,除1例发生切口感染Ⅱ期愈合外,其余60例全部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补片作多头状腹带式整体修补切口疝效果满意,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可作为腹部切口疝修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2年12月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42例,其中行EST取石失败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 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2±26.4)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7%),2例行术后EST取石成功,1例行经T管肝素溶石.术后4~5周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 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操作安全、可靠,与EST相结合,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腹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49岁,2004年8月体检时B超发现腹膜后肿瘤,大小37mm×30mm。上腹部增强CT示:胰头下方肠系膜上静脉旁结构不清。8月20日行腹腔镜手术探查,见肿块位于胰头下方,4cm×3cm,质地偏硬,表面欠光滑,无包膜,活动度差,其左侧为肠系膜上动脉,左下方和右后方分别为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分离肿块周围组织,用钛夹夹闭肿瘤滋养血管,完整剥离肿瘤。病理报告: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伴小灶包膜浸润。患者恢复良好,术后10d出院。出院时未服降压药,血压为120/70mm Hg。随访1年血压基本正常。例2,女,42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1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尝试利用机器学习建立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杜克大学外部感染控制监测网登记的结直肠手术病例历史数据集进行分析建模。将全部数据集的80%作为训练数据集,20%作为测试数据集。为提升模型训练效果,再将全部数据集的90%作为训练数据集,10%作为测试数据集。预测结果与实际病例进行比对,计算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作为模型参数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用比值比(odds ratio,OR)进行检验效度评价,检验水准α=0.05。结果数据集时间为2015年1月15日-2016年6月16日,共有患者7 285例,其中234例发生SSI,SSI发生率为3.21%。采用随机森林法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全部数据集的90%进行训练,10%进行测试,该模型的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59.2%,阳性预测值为3.3%,阴性预测值为99.3%,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OR=4.84,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针药复合麻醉对肛门部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POUR)的影响,为肛门部手术时选择最佳的麻醉方式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病案管理系统中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肛肠科实施肛门部手术的病例资料.提取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麻醉方法、主要手术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第3卷(ICD-9-CM3)代码.以开具留置导尿医嘱和收取导尿管费用作为发生POUR的依据.对于术中麻醉方式变更的病例,以最后采用的麻醉方式纳入研究.结果 共11440例肛门部手术患者入组,年龄为39(32,51)岁,男女比例为1.94:1.其中采用针药复合麻醉6083例(53.2%)、后会阴神经阻滞麻醉3392例(29.7%)、静脉麻醉1420例(12.4%)、局部麻醉408例(3.6%)、椎管内麻醉65例(0.6%)、全身麻醉46例(0.4%)、其他麻醉方式26例(0.2%).术后留置导尿管395例,POUR发生率为3.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76,95%CI 1.36~2.27,P<0.001)和女性(OR=1.36,95%CI 1.11~1.67,P=0.003)是肛门部手术患者发生POUR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针药复合麻醉相比,后会阴神经阻滞麻醉、静脉麻醉和椎管内麻醉使POUR风险增高(后会阴神经阻滞麻醉:OR=1.42,95%CI 1.13~1.78,P=0.002;静脉麻醉:OR=1.48,95%CI 1.10~1.99,P=0.009;椎管内麻醉:OR=2.75,95%CI 1.09~6.93,P=0.032).在校正性别、年龄及疾病诊断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得结果类似(后会阴神经阻滞麻醉:校正OR=1.33,95%CI 1.06~1.67,P=0.014;静脉麻醉:校正OR=1.43,95%CI 1.06~1.92,P=0.019;椎管内麻醉:校正OR=4.93,95%CI 1.92~12.67,P=0.001).亚组分析显示,与后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相比,针药复合麻醉能降低女性患者41%的POUR风险(OR=0.59,95%CI 0.42~0.84,P=0.003)及年龄<60岁患者30%的POUR风险(OR=0.70,95%CI 0.54~0.90,P=0.006).结论 年龄≥60岁和女性是肛门部手术患者发生POUR的危险因素,采用针药复合麻醉有利于降低POUR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