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正>患者1,女性,65岁,因"即穿型人工血管襻底部皮肤破溃伴发热1周"于2018年6月1日入院。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2年,原发病不详。血管通路史:右股静脉临时血透导管置管透析,并行右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个月后内瘘成熟维持透析,并拔除血透导管。此后内瘘多次失功,反复双股 相似文献
12.
13.
葛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6,(1)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选择往往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及预后。作者收治104下肢静脉曲张,常规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并依据造影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由于避免了因术式选择不当而造成的手术后复发,故治疗效果满意。本组患者随访最长者6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4.
超声刀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结石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例均有腹腔镜下运用超声刀行病灶切除。其中直肠3例,乙状结肠癌2例,盲肠癌1例,升结肠癌1例。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30-250min,平均160min,术中出血50-160ml,平均8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诊3-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穿刺口种植和局部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根治手术,在操作上可行,运用超声刀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手术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的发热与白介素(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发热组与不发热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a的水平。结果GPP患者体温与GP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O.858),白细胞计数(r=0.429),中性粒细胞计数(r=0.518),血清IL-1(r=0.518)、IL-6(r=0.484)及TNF-α(r=0.587)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GPP发热组发热时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GPP发热组体温平稳时血清IL-1(t=3.639)、IL-6(t’=2.276)及TNF—α(t=2.880)水平;GPP发热组出院时血清IL-1(t=5.129)、IL-6(f=3.348)及TNF-仪(t=4.775)水平;GPP不发热组人院时血清IL-1(t=2.154)、IL-6(t’=2.476)及TNF—OL(t'=2.582)水平。GPP不发热组出院时血清IL-1(t=3.212)、IL-6(t’=3.309)及TNF-α(t=4.566)水平和健康对照组血清IL-1(t=4.768)、IL-6(t=4.539)及TNF—o【(t:8.478)水平(P〈0.05或P〈0.01)。GPP患者各试验组血清IL-1水平与其IL-6水平(r=0.575)和TNF-仪水平(r=0.790)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GPP患者血清IL-6水平与TNF—d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0.579,P〈0.01)。结论IL-1、IL-6和TNF—Ot及其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GPP患者发热的免疫学机制之-;中性粒细胞在GPP患者发热中起-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方法鉴定常见致病性念珠菌的可行性,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科玛嘉(CHRO Magar)显色培养基及API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对临床致病性念珠菌进行鉴定,然后对5株标准株和80株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内转录间隔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对扩增产物进行高分辨熔解曲线分型。结果 5株念珠菌标准株和80株临床株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通过熔解曲线技术分析产生5种不同的峰图,即得到念珠菌5种分型。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的主要致病菌是白念珠菌(77.50%),高分辨熔解曲线方法鉴定常见的致病性念珠菌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是传统鉴别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甘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1994~2007.4)、VIP(1989~2007.4)、CBM(1978~2007.4)、PubMed(1966~2007.5)、EMbase(1974~2007.5)和Cochrane Library(2007年第3期)。纳入甘遂治疗SAP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 Handbook4.2.5的4条质量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采用RevMan4.2.7软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2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甘遂组较对照组可降低总体病死率[RR=0.45,95%CI(0.23,0.89)],且可缩短血、尿淀粉酶转阴时间,腹痛症状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中转手术率和SAP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甘遂可降低SAP患者病死率,并缩短血、尿淀粉酶转阴时间,腹痛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中转手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但限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局限性,甘遂辅助治疗SPA的疗效尚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EMbase(1974—2007.6)、PubMed(1966~2007.6)、VIP(1989~2007.6)、CNKI(1979~2007.6)和CBMdisc(1978~2007.6),收集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氟桂利嗪)比较治疗偏头痛的所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4.2.7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包括5个RCT,3个半随机对照试验。Mata分析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其总有效率[RR=1.07,95%CI(1.00,1.15),P=0.06]、头痛持续时间[WMD=1.33,95%CI(-0.87,3.52),P=0.24]、头痛发作次数[WMD=0.93,95%CI(-1.00,2.86),P=0.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个研究报告,养血清脑颗粒与西比灵比较,两组脑部ACA[WMD=3.70,95%CI(-3.46,10.86)]、MCA[WMD=0.60,95%CI(-10.37,11.57)]、ICA[WMD=3.40,95%C1(-4.35,11.15)]、DCA[WMD=-2.30,95%CI(-9.52,4.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有效,在总有效率、头痛持续时间、脑部血流量方面与西比灵疗效相似,但按现有证据,尚不能认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优于西比灵。由于本系统评价纳人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且例数较少,因此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炎症指标、营养状况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74例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营养状况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浓度、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及肾功能指标[钾(K)、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治疗后WB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CRP、PCT、ESR、TNF-α、IL-1β、IL-6、IL-8、IL-10及IL-2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RBC、Hb浓度、PLT及AL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