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的变化。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实施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术中取血肿周围少许脑组织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血肿周围半暗带预后与出血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r=—0.897,P<0.05).脑出血后24h,见星形细胞肿胀,部分细胞崩解坏死.毛细血管周围细胞足突肿胀,血脑屏障损坏.72h星形细胞高度肿胀,细胞器溶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增大,胞质突入管腔,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消失.4—7d,星形细胞高度肿胀,胞质内充满水肿液,细胞器消失,细胞变性,毛细血管周围细胞足突明显肿胀,血管周围间隙见微小出血灶.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半暗带预后与出血时间的长短呈负相关(r=—0.897,P<0.05),半暗带的变化与早期治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2.
摘 要 目的:研究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14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发病后90 d及1年卒中复发率,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1年卒中复发率为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疗效好,可降低卒中复发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氧化应激平衡的调节及对自由基损伤的脑保护作用,选择恰当的预处理压力窗。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n=8);HBO-PC+MCAO组(n=32)。HBO-PC+MCAO组按不同的HBO-PC压力分为1.5ATA(0.15MPa)组、2.0ATA(0.20MPa)组、2.5ATA(0.25MPa)组和3.0ATA(0.30MPa)组4个亚组,每组8只。按不同治疗压力,每次吸氧1h、隔日1次,共5次,10d完成。最后一次HBO-PC后24h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检测缺血半暗带神经元凋亡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抗氧化酶活力。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进行HBO/常压氧治疗,10天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中各亚组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总SOD和CAT活动水平均不同程度的增高,与MCA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预处理亚组GSH-px表达无明显变化,与MCAO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预处理组内比较,上述指标(除GSH-px)在2.0ATA和2.5ATA组间,1.5ATA和3.0ATA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2.0ATA和2.5ATA组比较1.5ATA和3.0AT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O-PC可能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的自由基损伤和神经元凋亡,1.5ATA-3.0ATA间为HBO-PC的安全有效压力,发现2.0ATA和2.5ATA压力下HBO-PC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优于1.5ATA和3.0ATA。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缺血灌注期间实施亚低温对再建血运(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4h组(n=10);常温再灌注组:按缺血再灌注时间点分为MCAO 2、3、4、5、6h,再灌...  相似文献   
55.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脑电图、痴呆量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 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显著疗效;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的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 D)的关系。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149例患者,根据MMSE量表及相应的纳入排除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D组34例,脑梗死后痴呆(Va D)组64例,脑梗死非痴呆(N-Va D)组51例,选择同期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无差异、无严重疾病的住院体检者3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4组间的一般资料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血清AGEs、sRAGE在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AD和Va D的关系。结果 AD组和N-Va D组的AGEs水平高于Va 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Va 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AD组和N-Va D组之间的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GEs对AD有较低诊断价值。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显示,年龄(r=-0. 168,P 0. 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体重指数(r=0. 151,P 0. 05)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4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4组间sRAGE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血清AGEs可能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AGEs对AD有较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7.
青壮年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兰医二院神经内科葛朝明兰医二院精神科李玲青壮年脑梗塞常见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风心房颤、饮酒、次为心内膜炎、SLE,头颈部外伤等引起。1/3原因不明,现将我们88年1月至91年12月经CT扫描证实的60例青壮年脑梗塞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35例为治疗组 ,2 0例为对照组 ,观察高压氧治疗前后临床 (GCS)、脑电地形图 (BEAM)、血内皮素 (ET)、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及预后 (GOS)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临床 (GCS)、脑电地形图及预后均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治疗 1个疗程后 ,治疗组血内皮素由 91 2 4± 12 18ng/L下降到 6 8 88± 14 37ng/L(P <0 0 1) ;经颅多普勒超声示大脑中动脉Vm也由 6 4 2± 4 8cm/s下降到 51 6± 4 2cm/s(P <0 0 1) ;同时 ,大脑中动脉VsPI也明显下降。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脑电地形图及预后 ,并且通过降低急性期血内皮素、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阻力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缺氧。同时 ,降低颅内压是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视神经增强MRI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和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视路病变长度及强化特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分析NMOSD与MS不同疾病导致的视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70例、MS患者40例及正常健康人70例。通过视神经增强MRI观察视路病变强化特点并测量病变长度;通过OCT测量RNFL(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和GCC(包括平均和上方、下方2个象限)的厚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MS组相比,NMOSD组视路病变强化的现象明显增多,更容易累及视交叉和视束,病变长度也明显增加(P0.01); NMOSD组和MS组RNFL及GCC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1),与MS组相比,NMOSD组RNFL及GCC厚度更薄(P0.01)。结论 NMOSD患者比MS患者视路病变更广泛,可呈现视神经眶内段到视交叉较长节段的病变,且损害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扩张球囊在介入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机械碎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5例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中使用扩张球囊进行碎栓,观察其疗效、可行性及并发症,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 35例患者球囊均顺利到位并成功碎栓,术中即刻病变静脉窦开通良好.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腰椎穿刺压力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出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GCS)由术前平均11分提高到14分.术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球囊破裂1例,浅静脉栓塞1例.随访半年仅1例患者因未规范服华法林而复发.结论 扩张球囊在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并发症主要与操作和球囊选择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