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甲氧氯普胺(灭吐灵)是一种止吐药,由于价廉,止吐效果较好,在基层医院至今仍在广泛地应用。我科近几年陆续收治了27例使用该药而引起的一系列肌紧张不全症状,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7例中,男18例,女9例;年龄6个月~12岁,其中<1岁8例,~3岁1...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肾脏疾病的脂代谢紊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肾病的高脂血症与其心血管并发症有关,是诱发和加剧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因素[1]。为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不同时期血脂改变情况,我们检测37例NS患儿血浆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旨在探讨小儿NS时脂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37例均为我科收治及随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诊断接1981年全国儿科肾脏疾病协作组修订的小儿NS诊断标准[2]。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13岁;病程1周~3年。另设20例相同年龄非肾疾患、…  相似文献   
54.
氟康唑针预防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氟康唑小剂量低频率预防医院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感染和基础疾病并重症感染患儿应用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及类固醇激素2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小剂量低频率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5mg/(kg·次),隔日1次,共3次,继后每周2次(间隔2~3d)至病情好转。对照组发生真菌感染后予氟康唑6~10mg/(kg·次),1次/d,疗程10~14d。比较二组患儿真菌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8.3%(56/96例),分别为口腔44例,呼吸道、消化道各5例,泌尿道2例;痊愈37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治疗组真菌感染发病率为1.9%(2/104例),仅口腔2例。治疗组口腔真菌感染程度轻,局部用药1、2次后治愈,未出现肝功能损害或肝损害加重。结论对PICU的高危患儿预防性小剂量低频率应用氟康唑,是预防医院真菌感染的一种有效、相对安全的可靠措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对发育性语言障碍(DLD)儿童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1~3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1~3岁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对125例DLD儿童进行测评。1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DLD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中不良环境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养育环境中的各领域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得分与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r=0.536,P0.01)、社会情绪中的能力域得分(r=0.397,P0.01)呈正相关,与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域、内隐行为域、失调域得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455、-0.438、-0.390,P0.01)。DLD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社会情绪的中介效应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结论家庭养育环境影响DLD儿童的语言发育和社会情绪;社会情绪在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和语言发育中起部分中介效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早产儿常见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地区死亡的554例早产婴儿资料,调查死亡时间、地点和原因.结果 早产儿84.30%死亡发生于新生儿期,66.79%发生于出生7d内.早产儿出生地点98.01%集中于省(市)、区(县)级医院;死前治疗地点...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头眼运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及头眼运动, rTMS治疗每日1次, 共20 d, 头眼运动每次每个动作1 min, 每日2次, 每周5 d, 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 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下肢运动与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 2组患者FMA-LE、BBS、TUG、MBI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 2组患者FMA-LE、BBS、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 TUG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LE[(27.05±4.06)分]、BBS[(39.00±5.85)分]、TUG[(18.15±3.22)s]、MBI[(66.55±8.67)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