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骨生化标志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SSNS)患儿骨生化标志水平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2 4例SSNS患儿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骨钙素 (OC)、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 (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关联肽原 (ICTP)水平 ,与 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SSNS患儿活动期血OC[(11 37± 3 5 4 ) μg/L]、PINP[(339 6 4± 12 6 6 ) μg/L]和缓解期血OC[(6 6 1± 1 74 ) μg/L]、PINP[(175 71±11 97) μg/L]均低于对照组血OC[(18 4 4± 4 35 ) μg/L]、PINP[(471 30± 10 6 2 ) μg/L],分别为 P <0 0 5和P <0 0 1。活动期血ICTP[(19 0 5± 4 5 6 ) μg/L]与对照组 [(19 5 6± 3 6 2 ) μg/L]相比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缓解期血ICTP水平升高 ,P <0 0 1。活动期和缓解期血OC水平和PINP水平均呈正相关 (分别r =0 85 ,P <0 0 1和r =0 71,P <0 0 1)。结论 SSNS患儿活动期骨形成生化标志水平降低 ,骨吸收生化标志水平无变化 ;缓解期骨形成生化标志水平进一步下降 ,骨吸收生化标志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2.
随意尿蛋白与肌酐比值测定及其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随意尿蛋白和肌酐比值(Upro/Ucr)与24 h尿蛋白量的关系。方法 肾脏病患儿131例,共 收集尿样本187份。检测24 h尿蛋白量;取随意尿测Upro和Ucr,进行Upro/Ucr与24 h尿蛋白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随意尿Upro/Ucr与24 h尿蛋白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8,P<0.001);肾病大量蛋白尿[≥0.05 g/(kg·24 h)]相对应 的Upro/Ucr为2(敏感性为92.04%,特异性83.78%)。结论 随意尿Upro/Ucr与24 h尿蛋白量有高度相关性,可估 计24 h尿蛋白量,Upro/Ucr≥2表明为肾病大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73.
体位改变对胡桃夹现象患儿血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胡桃夹现象(NCP)患儿不同体位时血尿的变化。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伴NCP的无症状血尿患儿25例,采取胸膝卧位和直立挺腰位后留尿,分别用位相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形态和数量。以28例无NCP的无症状血尿患儿作对照。结果NCP组患儿胸膝卧位时尿正形红细胞数量(中位数500个/ml)显著低于直立挺腰位(中位数4500个/ml,P=0.00);而尿畸形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分别为8000个/ml和2500个/ml,P=0.233)。对照组患儿胸膝卧位时尿正形红细胞(中位数2000个/ml)与直立挺腰位(中位数1000个/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畸形红细胞数量(中位数分别为10500个/ml和12500个/ml)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NCP患儿在胸膝卧位时尿中排出正形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直立挺腰位,提示不同体位可影响NCP患儿血尿定量;体位试验有可能作为胡桃夹现象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动态观察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2只大鼠分为2组,模型组36只和对照组36只,模型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5。7。14。28。42 d各杀检6只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肾小球中nephrin。CD2AP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7 d时nephrin mRNA表达增加,14 d时其蛋白表达(9.44 ± 0.49)亦显著增加;CD2AP表达增加时间较晚,28 d时其mRNA和蛋白表达(7.88 ± 1.01)才显著增加。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CD2AP出现分布异常,从沿着毛细血管袢线样分布逐渐转变为不连续性颗粒样或斑片状分布。③肾小球nephrin mRNA。CD2AP mRNA表达量与24 h尿蛋白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878, P < 0.01; r = 0.945, P < 0.01)。【结论】 ①nephrin早期出现表达增加及分布异常,可能是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及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②CD2AP在后期出现表达增加,可能是足细胞抵抗损伤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阿糖腺苷(Ara-A)联合胸腺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的疗效。17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BV-GN分为治疗组(7例)和对照组(10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85.7%)高于对照组(40.0%),尿蛋白转阴时间(26±14天)显著短于对照组(88±58天)(t=2.60,P<0.05)。Ara-A治疗无明显副作用。本文结果提示Ara-A联合胸腺素治疗HBV-GN优于单纯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6.
本探讨阿糖腺苷联合胸腺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HBV-GN)的疗效。17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BV-GN分为治疗组(7例)和对照组(10例),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85.7%)高于对照组(40.0%),尿蛋白转阴时间(26±14天)显短于对照且。本结果提示Ara-A联合胸腺素治疗HBV_GN优于单纯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77.
岳智慧  孙良忠  陈述枚  蒋小云  莫樱 《新医学》2009,40(11):713-7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24例,分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激素冲击组,13例)和泼尼松口服治疗组(激素口服组,11例)。2组患儿均同时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常规应用双嘧达莫,在此基础上,激素冲击组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甲泼尼龙剂量每次15~30mg/kg,隔日1次,共6次),之后予口服泼尼松1.5~2.0mg/(kg·d),4周后减量。如患儿治疗3个月、5个月时蛋白尿仍未缓解,则再次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激素口服组则无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患儿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的尿常规结果,以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定性作为衡量蛋白尿和血尿的指标。结果:激素冲击组治疗1个月的尿蛋白减少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总有效率45%(P〈0.05),且该组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的尿蛋白减少的显效率分别为67%和91%,均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18%和3/9(均为P〈0.05)。对血尿疗效方面,激素冲击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显效分别为1例、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1%、75%,而口服激素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无显效病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前者可以更快缓解蛋白尿和血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结合病例引导教学法(CBL)在儿科见习教学的应用。方法:纳入临床见习医学生144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病例书写分析、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儿科见习教学应用TSP结合C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难治性NS患儿,其中激素依赖型NS(SDNS)2例,激素耐药型NS(SRNS)10例,频复发型NS(FRNS)4例.15例使用过环磷酰胺(CTX)和环孢素A(CsA),其中4例曾加用麦考酚酸酯,均无效而改为联合使用FK506和泼尼松治疗,维持FK506血药浓度在5.0~10.0μg/L,疗程10个月后逐渐减量,总疗程12~24个月.观察FK506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缓解15例,无效1例.其中单纯型8例均缓解,肾炎型8例缓解7例;FRNS 4例和SDNS 2例均缓解,SRNS 10例缓解9例;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的7例及系膜增生性肾炎的1例均缓解,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4例缓解3例.2例患儿在FK506治疗减量过程中出现复发.在FK506治疗过程中同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和厌食1例,失眠1例.结论 FK506是治疗儿童难治性NS有效、安全的药物,尤其对FRNS、微小病变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即使患儿对CTX和CsA耐药,使用FK506仍有效.  相似文献   
80.
足突-基底膜分离与肾病蛋白尿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肾病综合征(NS)蛋白尿发生机制仍不清楚。肾小球毛细血管壁(GCW)结构屏障学说和电荷屏障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蛋白尿机制。在NS动物模型中,发现注射氨基核苷嘌呤霉素后初5d出现上皮细胞足突进行性融合,5~7d逐渐发生蛋白尿,持续10~14d,足突在3~4周恢复正常,同时尿蛋白也渐渐消失[1]。足突融合亦是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最常见和最特征性的改变。这些观察提示足突改变与蛋白尿形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除融合外,足突在NS动物模型另一改变是与肾小球基底膜(GBM)相分离[2,3]。这种分离现象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