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感染途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调查既往有偿采供血173人、静脉吸毒89人和性途径194人的HIV感染者人口学、感染途径、献血/卖血史、吸毒史、同性性行为史、婚外性行为史及检测HCV-IgG抗体.结果 总HCV-IgG抗体阳性率63.24%;既往有偿采供血、静脉吸毒和性途径HIV感染者HCV-IgG阳性率分别为95.40%,98.88%,18.04%;合并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既往有偿采供血(OR=89.84,95%CI=40.31~200.24)和静脉吸毒感染(OR=363.72,95%CI=48.90~∞);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性途径合并HCV感染率分别为19.81%,25%,明显高于辽宁省的2.94%(P<0.01).结论 HIV感染者总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我国一般人群.经性接触感染HIV者的HCV感染率显著低于经静脉吸毒和经血途径.经吸毒感染HIV和经既往有偿采供血感染HIV是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经性感染HIV由于地域和性伴不同,HCV合并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胍丁胺(agmatine,A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经LPS(10 μg/mL)刺激发生氧化应激,同时AGM(1 mmol/L)对其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LPS组、LPS+AGM组、AGM组.药物作用24 h,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 ',7'-dichlorofluoresce in diacetate,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Griess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iNOS蛋白及细胞质细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RT-PCR检测Nrf2下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1,HO-1)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中ROS、NO以及iNOS蛋白水平,而AGM干预后上述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AGM干预组中细胞核的Nrf2表达及其下游分子HO-1 mRNA表达水平较LPS单独刺激组显著升高,表明Nrf2信号通路在AGM的作用下被活化.结论 AGM可通过活化转录因子Nrf2促进抗氧化酶HO-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evodiamine,EVO)对酵母多糖(zymosan,ZYM)诱导的小鼠腹膜炎中炎症反应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elear neutrophil,PMN)浸润的影响.方法 将54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EVO治疗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 mg/mLZYM溶液(1 mL)建立急性腹膜炎小鼠模型,EVO治疗组则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 EVO及1 mg/mLZYM溶液,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各组处理后2、6、12 h处死6只小鼠,收集眼眶血及腹腔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角化细胞来源趋化因子(keratinocyte-derived chemokine,KC)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2,MIP-2)的含量;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腹腔灌洗液中混合细胞总数;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灌洗液中PMN比例及PMN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6h时腹腔灌洗液混合细胞中核转录因子-kB(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入核情况.结果 建模后2、6、12 h,模型组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IL-6、TNF-α、KC及MIP-2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VO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血清中IL-6、KC及MIP-2均于2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TNF-α在2h逐渐上升,6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腹腔灌洗液中TNF-α、KC及MIP-2均于2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IL-6在2h逐渐上升,6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制模后6h,EVO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腹腔混合细胞数与PMN数及其百分比(P<0.05),且PMN中ROS显著降低(P<0.05).另EVO治疗可显著降低腹腔混合细胞中细胞核的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 EVO可抑制ZYM诱导急性小鼠腹膜炎模型中血清及腹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减轻腹腔PMN的浸润,并抑制PMN中ROS的产生,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 p65入核实现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配体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蛆、HIV感染组、HCV/HI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B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IP-10浓度。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血清IP-10水平均明显升高,以合并感染升高最为明显;HIV组及合并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1),CD8^+T淋巴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1);HCV感染组CD4^+和CD8^+T细胞表面CXCIB袁迭轻度升高。结论:趋化因子IP-10及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XCR3与丙型肝炎病毒/史滋病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锌、铜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田玮范霞(第一临床学院儿科)(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锌;铜;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棘手疾病之一。Wan-nvouwe报道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锌、铜降低...  相似文献   
36.
范霞 《当代护士》2008,(9):17-19
总结75例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认为做好联合瓣膜病变患者手术后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与随机拔除导尿管的效果。方法实验组256例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对照组148例随机拔除留置导尿管。结果实验组中继发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膀胱充盈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可有效地预防继发性尿潴留。  相似文献   
38.
39.
范霞  覃智杰  李飞 《系统医学》2022,(20):152-15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与传统开腹治疗小儿难复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难复性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指标、炎性因子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其对难复性肠套叠患儿的炎症反应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内源性配体6-甲酰基吲哚并[3,2-b]咔唑(6-formylindolo[3,2-b] carbazole,FICZ)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FICZ对照组、LPS模型组和FICZ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气管滴注LPS(3 mg/kg)制备ARDS模型,并于建模后6h收集各组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肺组织,通过肺湿/干质量比值、HE染色考察各组肺组织的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ALF和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及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AhR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LPS模型组相比,FICZ可有效减轻LPS所致的肺水肿及组织病理学损伤,减少BALF和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及肺组织中MPO的含量.另外,FICZ在激活AhR的同时对LPS作用下肺组织胞核中NF-κB p65的升高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FICZ对LPS诱导的大鼠ARDS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AhR以减少NF-κB p65的入核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