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5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索治疗鹰嘴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对近10 a来采用4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92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字钢丝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优良率较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尺骨近端钢板固定和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强度可靠,优良率高,相比之下,采用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优良率更高,疗效更佳。结论通过对4种治疗方案的比较分析,采用空心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利用抗体芯片技术和ELISA检测吴茱萸碱(EVO)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EVO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未成熟DC细胞(iDC),经LPS和EVO处理后,通过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力,ELISA检测上清中IL-12p40、IL-12p70和IL-10,小鼠抗体芯片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结果:EVO促进了iDC和成熟DC(mDC)抗原提呈功能(P0.05),对iDC、mDC的细胞因子IL-10、IL-12分泌功能无影响(P0.05),另外EVO处理i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7个(VEGF、DPPIV/CD26、IGF-Ⅰ、IL-17BR、MDC、Pro-MMP-9、Eotaxin-2),处理m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2个(Eotaxin-2、IL-13)。结论:EVO处理mDC和iDC后,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些细胞因子影响着DC的抗原摄取、迁移、抗原提呈,为进一步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5.
脑囊虫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囊虫病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分析柳忠兰,滕伟禹,马文杰(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内科,沈阳110001)范霞,贾秀兰,王勇(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免疫室)(东沟县第二医院内科,东沟118300)关键词脑囊虫;免疫;T淋巴细胞亚群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06.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8岁,全身弥漫鳞屑性红斑反复发10年。10年前秋季无明显诱因,小腿两侧起弥漫性红斑,上面覆四边形白色鳞屑伴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鱼鳞病,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欠佳。右侧大腿外侧起绿豆大褐色水疱,自行予民间膏药外贴后(具体成分不详),皮损破溃形成绿豆至黄豆大的溃疡面,边缘皮损有黄色的溶液,随后皮损增多变大,扩至全身。于2008年在外院以“红皮型鱼鳞病”住院予静滴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好。同时做病理检查,结果不明,但停药后复发,自行在药店予恩肤霜、维生素B族I号外用治疗,疗效一般。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于2003年患“淋巴瘤”予化疗及放疗治疗,现已治愈。体检:皮损分布全身,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及褐色四边形的鳞屑,奥氏征阴性,右侧大腿可见三四个绿豆大的溃疡面,边缘可见黄色溶液及痂皮,触痛。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患者女,38岁,全身弥漫鳞屑性红斑反复发10年。10年前秋季无明显诱因,小腿两侧起弥漫性红斑,上面覆四边形白色鳞屑伴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鱼鳞病,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欠佳。右侧大腿外侧起绿豆大褐色水疱,自行予民间膏药外贴后(具体成分不详),皮损破溃形成绿豆至黄豆大的溃疡面,边缘皮损有黄色的溶液,随后皮损增多变大,扩至全身。于2008年在外院以“红皮型鱼鳞病”住院予静滴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疗效好。同时做病理检查,结果不明,但停药后复发,自行在药店予恩肤霜、维生素B族I号外用治疗,疗效一般。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于2003年患“淋巴瘤”予化疗及放疗治疗,现已治愈。体检:皮损分布全身,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及褐色四边形的鳞屑,奥氏征阴性,右侧大腿可见三四个绿豆大的溃疡面,边缘可见黄色溶液及痂皮,触痛。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7.
淋巴细胞表面CCR5在HCV与HIV感染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例),HIV感染组(n=14例),HCV/HIV感染组(n=28例)及正常对照组(n=30例)人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CCR5,HIV感染组高表达(P〈0.01),HC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中低表达(P〈0.01)。结论淋巴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HIV感染时升高、HCV感染时降低,HCV/HIV合并感染时HCV感染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8.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伤患者在较长的恢复时间里,除了接受医院及时有效治疗外,与之配合的饮食调养也很重要,有利于骨伤早日康复。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对于骨伤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使患者的饮食做到药物相促,室温相宜,五味相适,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的患者和家属对于骨折期间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常常感到困惑,甚至还有不少的错误观念。我科是一所以中医为主的治疗骨伤疾病的省级重点专科,在长期的骨伤疾病治疗过程中更深刻的体会到正确的饮食调护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合理饮食对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抗感染能力以及对骨折的修复愈合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25和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单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T淋巴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IP-10含量。结果血清IP-10水平在HCV感染组、HIV感染组和HCV/HIV合并感染组都明显升高,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D25表达显著降低(P〈0.01);HCV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D25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HCV/HIV合并感染与CD4+T细胞CD25表达及血清IP-10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为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早期感染的检测,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以nef基因引物nef6,nef7和β-肌动蛋白(actin)基因引物BAl,BA4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Kodak Digital Science lD软件对条带密度进行分析,并对PCR产物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以确定PCR反应所得条带为nef基因扩增产物。结果 所检测的6例HIV—l抗体阴性P24抗原阳性患者标本均扩增出HIV—lnef和β-肌动蛋白的基因产物,通过Kodak Digital Science 1D软件分析得到各标本条带的密度比值,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PCR反应条带确实为HIV—lnef基因扩增片段。结论 该方法简便、经济,可作为HIV早期感染检测的一种辅助手段,防止医院内HIV的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