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是指位于其他部位的与胰腺既无解剖上也无血管相联系的胰腺组织。自1927年Jean-schultz首次报道了异位胰腺后,异位胰腺的发现逐渐增多。由于该病无特异症状,临床易出现漏诊和误诊。1病因异位胰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可能与胚胎期胰腺组织的异常迁移有关,其确切胚胎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胚胎期由胰腺分离出的组织或胰腺与周围组织发生炎症黏连而使胰腺组织移植于邻近器官。(2)肠壁胰腺结节在胚胎发育期随着肠道的纵向生长及旋转而被带到距胰腺较远的部位。2病理改变及发生部位异位胰腺73%位于黏膜下层,17%位于肌层,10%位于  相似文献   
152.
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血管关系:3D FSPGR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3D FSPGR序列研究无三叉神经痛受检者中三叉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无三叉神经痛患者增强轴位3D FSPGR图像,层厚1mm,分别观察双侧三叉神经周围是否存在血管影,同时测定三叉神经长轴与邻近血管的距离,根据神经周围血管有无及距离的远近分成无血管、远离、接近、接触、变形5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100侧三叉神经中,周围无血管的三叉神经占37%(右侧18例,左侧19例),其中12例双侧三叉神经周围皆无血管。在周围有血管的三叉神经中,接触占23%,接近占11%,远离占29%。所有研究对象中皆未发现血管引起的三叉神经变形。结论 3D FSPGR序列可用于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关系的研究。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微血管接触率为23%,此结果可为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3.
湿性伤口愈合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静  范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90-1491
伤口愈合的理念分为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传统干性愈合理念认为伤口愈合需干燥环境,需要氧气的作用.但事实上人类对氧气的利用需血红蛋白的氧和作用,而大气氧是不能直接被伤口所利用的.干性愈合由于愈合环境差,不仅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造成愈合速度缓慢.干性敷料不能隔绝细菌的侵入,也无法保持伤口的温度和湿度,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目前国际上最先进也是最流行愈合理念是湿性愈合.湿性愈合能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因为上皮细胞和胶原纤维的生成与创面的氧张力密切相关,低氧张力有利于上皮细胞和胶原的生成,从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湿性愈合能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因伤口必须清除坏死组织及其中沉淀的纤维蛋白后才能愈合,在湿性愈合时保留了渗出物中含有的组织蛋白溶解酶,促进了这些组织的溶解与吸收;湿性愈合能保持创面的恒温,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湿性愈合保护了创面的神经末梢,减轻换药时的疼痛.因此湿性愈合为伤口提供了伤口愈合最适宜的环境.湿性敷料能清除坏死组织、防止细菌入侵伤口、不刺激伤口及周围组织、保持伤口37C为创面愈合提供最好的环境.在清创期可利用组织水合,加速了坏死组织的分解与吸收;在肉芽组织形成期可促进各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在上皮化期表皮细胞在湿性环境里,移行的速度更快,可加速愈合.我院自引进湿性愈合理念后,选用了新型敷料,其高效的吸收创面渗液和有毒物质的功能及保持湿度的特性,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卵巢肿瘤发生于年轻女性者有其自身特点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年龄≤ 2 0岁卵巢肿瘤患者 5 0例 ,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年龄 12~ 2 0岁 ,平均 18 5岁。按肿瘤部位和大小分类 ,单侧卵巢肿瘤 44例 ,双侧 6例 ;直径 <10cm 16例 ,10~ 2 0cm 2 4例 ,>2 0cm 10例。按WHO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分类 ,生殖细胞肿瘤占 5 8% ( 2 9/5 0 ) ,其中成熟畸胎瘤 2 2例、内胚窦瘤 4例、无性细胞瘤 2例、混合性恶性生殖细胞瘤 1例 ;上皮性肿瘤占 42 % ( 2 1/5 0 ) ,其中浆液性囊腺瘤 10例、粘液性…  相似文献   
155.
妇产科学临床见习中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妇产科学临床见习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时多压力大、临床教师带教意识趋弱、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二是优化临床教学内容,增加见习时间;三是改革见习方式,推行分散见习方法;四是采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五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些改革措施在我院近年妇产科学见习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临床见习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6.
利多卡因缓释技术在UAE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缓释技术在子宫肌瘤栓塞术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58例被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48例。对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行UAE治疗。两组在术后止痛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方面均相同。区别在于治疗组采用PVA-利多卡因缓释技术,对照组则不采用这一技术。然后对两组病例在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峰值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在术后疼痛发生率方面,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97.9%,治疗组则下降17%。在疼痛程度上,治疗组疼痛程度平均为Ⅱ度减,对照组平均为Ⅲ度减。疼痛持续时间:治疗组为5.7d,对照组为6.7d。峰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近2级,时间推迟1d。结论栓塞后疼痛是UAE唯一最显著的常见副反应,严重影响着UAE的满意度。一些国外学者证实栓塞前子宫动脉利多卡因灌注,对缓解术后腹痛并无显著疗效。与之不同,我们设计了栓塞剂—利多卡因缓释技术,使PVA颗粒中吸收了利多卡因,而在栓塞后缓慢地释放。血流的停止使药物流失得更趋缓慢。患者因而能比较平稳地度过急性梗死期,减轻疼痛。结论栓塞剂—利多卡因缓释技术对缓解UAE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7.
过孝静  范红  马晓波  康梅 《华西医学》2006,21(4):724-725
目的:对我院烧伤整形病房感染的病原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5年间我院烧伤整形病房住院患者感染及药敏情况,细菌的鉴定及药敏采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系统。结果:病原菌中75·0%来自分泌物标本。分离数居前四位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4·5%、17·0%、12·0%、6·0%。金葡菌中62·3%为耐甲氧西林株,仅对万古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体外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相对较高,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烧伤感染以金葡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具有高度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8.
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直肠肛管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直肠肛管动力的改变与大便结肠通过缓慢的因果关系。方法 对 32例功能性慢通过型便秘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肛门内、外括约肌静息压降低 (P <0 .0 5 ) ;直肠感知阈值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扩张最小充气量升高 (P <0 .0 5 )。结论 肛管直肠动力的变化是长期的通过缓慢性便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增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原卫生部于2011年发起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本院早在2008年,就开始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监测统计,从接到卫生部文件起,医院启动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为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制定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160.
范红选 《吉林医学》2013,34(23):4683-4684
目的:探讨对比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50例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热、咳嗽和气促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