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分析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患者按浸润情况分为浸润组(n=35)和非浸润组(n=65),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大小、部位、密度及CT征象。结果浸润组病灶最大径明显大于非浸润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浸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为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P﹤0.05)。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灶最大径评价浸润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797~0.938),cut-off值为0.845 cm,对应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76.8%,约登指数为0.604。结论病灶最大径﹥0.845 cm、有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是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存在浸润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在体神经纤维电生理技术记录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持续受压(CCD)后的异位放电情况,明确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是否参与了CCD后受损DRG的异位放电。方法:共采用35只Wistar大鼠。制备大鼠DRG的CCD模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量损伤侧的机械痛阈和热辐射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利用在体神经纤维电生理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组大鼠DRG及CCD组、CCD+钌红(RR)组、CCD+佛波醇(4α-PDD)组受损DRG神经元的异位放电情况。结果:持续压迫明显降低大鼠损伤侧的机械痛阈和热辐射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n=30,P0.05);CCD组可以记录到受损DRG神经元的异位放电,放电率约为67%,而正常组DRG的异位放电率约为4.5%;以TRP家族阻断剂钌红(RR)100μm孵育受损DRG,较CCD组受损DRG神经元异位放电的频率和波幅均明显下降(n=10,P0.05);以TRPV4特异性激动剂佛波醇(4α-PDD)10μm孵育受损DRG,较CCD组受损DRG异位放电频率和波幅均明显增加(n=10,P0.05)。结论:CCD后受损DRG可出现异位放电,TRPV4参与了CCD后受损DRG的异位放电。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上前动脉(ASPDA)、上后动脉(PSPDA)和胰十二指肠下前动脉(AIPDA)、下后动脉(PIPDA)及其侧支吻合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中的显示情况。方法:搜集无腹腔动脉(CA)、肠系膜上动脉(SMA)、肠系膜下动脉(IMA)狭窄闭塞且行腹部MSCTA检查的病例230例,采用容积再现(VR)和血管生长技术(AV)对胰头、十二指肠区域供血动脉及吻合支进行血管重建,分析其表现。结果:230例检查者中,ASPDA、PSPDA、AIPDA、PIPDA直径分别为(1.50±0.15)mm、(1.60±0.16)mm、(1.50±0.10)mm、(1.70±0.11)mm,显示率分别为90.4%(208/230)、95.7%(220/230)、87.8%(202/230)、90.0%(207/230)。前、后动脉弓直径分别为(2.90±0.15)mm、(3.00±0.17)mm,显示率为53.0%(122/230)。胰背动脉直径(0.80±0.15)mm,显示率为74.8%(172/230)。PSP-DA、PIPDA起源变异发生率为3.0%(7/230),其他侧支吻合发生率为5.2%(12/230)。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胰头、十二指肠区域供血动脉的起源、变异及吻合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在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诊RVT患者8例,慢性期RVT并左肾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5例,均行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血管生长技术(addvessel,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RVT、肾静脉侧支循环表现。结果13例RVT患者中,首诊8例(双侧3例,左侧5例),CT平扫呈均匀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肾静脉主干及分支内见充盈缺损影,4例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内,1例合并左腰静脉干、左睾丸静脉内血栓,1例左睾丸静脉侧支循环形成。慢性期5例,CT平扫左。肾静脉结构显示不清,左肾静脉主干4例不显影,1例细如线样,均显示左卵巢静脉曲张,右卵巢静脉、双侧髂内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结论MSCTA能准确诊断RVT及肾静脉侧支循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内脏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内脏动脉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资料,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多平面重建(MPR)行血管重建.结果 42例患者中,共发现58个动脉瘤,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其中脾动脉瘤27个(46.6%),肝动脉瘤6个(10.3%),肾动脉瘤10个(17.2%),肠系膜动脉瘤7个(12.1%),腹腔动脉瘤8个(13.8%),3个破裂(5.2%),8个合并显示载瘤动脉狭窄(13.8%).结论 MSCTA能准确诊断内脏动脉瘤及伴发或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