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思路.方法 取健康3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将8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平行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小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移植到细胞移植组小鼠中,平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 w后,检测肾功能和肾形态学变化,观察不同品系的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结果 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BMSCs移植C57BL/6J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良好,与平行对照组相比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组织形态学好转.而BMSCs移植ICR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差,肾功能指标与平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或者明显高于平行对照组(P>0.05),肾病理性改变没有得到改观.结论 经尾静脉移植BMSCs后,可提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宿主C57BL/6J小鼠的恢复;但不能改善ICR小鼠肾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甚至加剧了ICR小鼠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这类细胞可定向分化为各胚层来源组织,特别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例如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腱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贴壁生长的特性,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和表达,在人类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本文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学上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方法 :用 0 .2 5、0 .5、1 .0 mmol· L-1IBMX诱导传代的 r MSCs,待细胞分化后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0 .5 mmol· L-1IBMX诱导细胞效果最好 ,2 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 ,6d神经元样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 2 3.2± 2 .3) %,NSE染色阳性。未分化细胞表达 nestin,诱导 3d,阳性细胞增多 ,6d减少。结论 :体外 r MSC能扩增、传代 ,并被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采用培养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皮肤缺损。 [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 ,培养液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取骨髓组织干细胞 ,经特殊培养方法培养后 ,用于重度缺损的异体豚鼠皮肤创面上 ,以平均愈合时间和平均愈合速度为指标 ,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 [结果 ]干细胞培养物组皮肤修复速度为 (4 0 .4 2± 2 .1 4 )mm2 /d ,平均愈合时间为 (1 2 .4 5± 2 .1 8)d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组织结构完整、瘢痕小。经统计学处理干细胞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利用同种异体动物干细胞培养物进行皮肤损伤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为创伤修复、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5.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双重功能的细胞,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器官中,如血液、上皮、神经、肌肉、胰腺、肝脏、生殖系统等。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已证明干细胞与老年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糖尿病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大鼠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高剂量(2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低剂量(0.5Gy)放射线照射组Wister大鼠20只,各组中随机取10只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剩余未移植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取10只为经放射线照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照射2周和4周后取大鼠睾丸,切片染色镜下观察。结果高剂量照射组较低剂量照射组大鼠睾丸组织损伤明显加重,低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各级生精细胞基本恢复正常,移植后4周完全恢复与正常未照射组无明显区别。高剂量照射组实验组大鼠睾丸组织于移植后两周管腔内可见少量各级生精细胞,移植后4周管腔内各级生精细胞增多,可见成熟精子。各实验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生精上皮放射性损伤的修复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早期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能分化成间质细胞,而且能向实质细胞(如心肌细胞)转化.在体外定向诱导MSCs分化成神经细胞,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目的探讨大鼠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设计随机空白对照实验的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采用Wistar大鼠(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6周龄,雌雄不限.将2~4代的rMSCs接种在铺有盖玻片的24孔板中.分为3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5,0.50和1.00 mmol/L异丁基甲基黄嘌呤(isobutylmethlxanthine,IBMX)诱导传代的rMSCs,待细胞分化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对照组中不加诱导剂,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主要观察指标培养MSCs的生长情况,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nestin(小鼠抗大鼠,单克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抗体(兔抗鼠,多抗)、微管相关蛋白-2a,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a,b,MAP-2a,b)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加入IBMX后,0.25mmol/L组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较少.1.0mmol/L组细胞加入IBMX第2天开始可见细胞陆续死亡.0.5 mmol/L组2 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细胞具有典型的神经元形态特征,0.5 mmol/LIBMX诱导细胞效果最好,2 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6 d神经元样细胞占细胞总数的(23.2±2.3)%,NSE染色阳性.对照组中未诱导细胞表达nestin,诱导后3 d阳性细胞增多,6 d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表达MAP-2a,b.结论体外rMSC能扩增、传代,并被诱导分化成早期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成体干细胞,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种子细胞之一。它来源丰富,取材方便,不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性质,还具有明显的可塑性特性。研究显示骨髓同充质干细胞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性质、分离方法、可塑性及其在肾脏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人参三醇组甙对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的影响,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IL-4和GM-CSF培养小鼠骨髓细胞5-7d,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培养至第5-6d,加入黑色素瘤(B16)冻融抗原继续培养1.2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结果 用IL-4和GM-CsF培养3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形状不规则,培养5.6天时,有刺状突起、拉长,为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学特征;抗原装载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83、CD86表达,IL+GM-CSF+TNF-α组(68.32%。60.25%)及IL-4+GM-CSF+冻融抗原组(83.51%,75.89%)明显高于对照组(3.25%,4.37%)及单纯IL-4+GM-CSF培养组(22.74%,27.49%)(P〈0.001),IL-4+GM-CSF+冻融抗原组及IL-4+GM-CSF+冻融抗原+人参三醇组甙组(85.54%,78.96%)CD83表达高于IL-4+GM-CSF+TNF吨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参三醇组甙可以体外协同抗原负载诱导小鼠骨髓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100.
为了解人末梢血内是否有造血干细胞,进行了体内扩散盒(DC)培养。采取健康人静永血,用 Boyum 法分离单核细胞(MNC),分离细胞中约84%为淋巴样细胞,15%为单核细胞,且混有1%粒细胞。DC 的内径为1.0厘米,微孔膜孔径为0.22微米,植入细胞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