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经腰腹联合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分为4组.4 cm≤肿瘤直径<7 cm患者60例,行经腰腹联合途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30例(A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7±14.5)岁.体质量(65.2± 14.1) kg.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4例.肿瘤大小(4.2±0.9)cm.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30例(B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5±13.9)岁.体质量(63.9±15.0) kg.肿瘤位于左侧17例,右侧13例.肿瘤大小(4.3±1.0)cm.肿瘤直径≥7 cm患者40例,行经腰腹联合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C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3±13.1)岁.体质量(64.4±13.5) kg.肿瘤位于左侧12例,右侧8例.肿瘤大小(8.5±0.9)cm.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D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3.5±12.8)岁.体质量(65.0±13.6) kg.肿瘤位于左侧10例,右侧10例.肿瘤大小(8.7±0.9)cm.4组手术均采用全麻,A、C组手术体位和操作步骤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手术基本相同,仅术中完全打开侧腹膜,连通腹腔和腹膜后腔,扩大手术操作空间. 结果 本研究10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9.5±22.5)、(110.7±23.6) min,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0±2.5)、(24.8±2.4) min,估计出血量分别为(61.0±17.0)、(70.0±15.5) ml,需输血例数分别为1、2例,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39.7±6.2)、(52.3±5.8)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21.4)、(106.4±20.5) min,估计出血量分别为(40.0±9.5)、(48.5±9.0) ml,均无输血病例,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分别为(41.3±6.4)、(53.7±5.2)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未出现术中脏器损伤和术后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526.3 d出院.4组随访3~ 84个月,A组1例复发、B组1例新发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无瘤生存;C组无复发,2例出现肺转移,其中1例死亡,1例行靶向药物治疗6个月带瘤生存;D组无复发,2例因肺转移死亡.结论 经腰腹联合途径腹腔镜手术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尤其适合位于腹侧或较大的肾肿瘤.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我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共完成6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7(40~6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0.55(15.63~24.22)kg/m2。肿瘤位于左侧共5例,右侧1例。其中肾上腺原醛腺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髓脂肪瘤1例。结果全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5~13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50~120mL,术后第1d可下床活动,第2d恢复正常饮食。术区引流管均于术后第1d拔除。术后切口疼痛轻微,均未采用止痛措施。全组均于术后第4~6d出院。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腹腔镜三孔法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切口疤痕较小,位于脐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适用对外表美观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44.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简称肾癌。肾癌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外科手术是肾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开放术式包括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相似文献
45.
腹腔镜手术切除精囊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囊囊肿是一种罕见疾病,人群中发病率低于0.005%。有症状的精囊囊肿常需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有经直肠穿刺抽吸、经尿道内镜去顶减压或穿刺抽吸、经腹或经会阴囊肿切除。随着腹腔镜技术成熟,腹腔镜逐渐应用到精囊囊肿手术,目前国外文献仅有11例经腹腔镜行精囊囊肿切除的报告,国内未见正式报告。新近,我们成功行经腹腔镜精囊切除术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临床检测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作为诊断前列腺癌新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223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穿刺阳性组105例,年龄52~88岁,平均72岁,PSA中位数为58.24μg/L,Gleason评分5~10分;穿刺阴性组118例,年龄40~87岁,平均67岁,PSA中位数为11.66 μg/L,其中单纯BPH 60例,BPH伴炎症5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男性196例(体检组)作为对照,年龄24~86岁,平均46岁,PSA中位数为0.73 μg/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分析研究受试者的血清Id-1蛋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Id-1蛋白的差异.结合Gleason评分、PSA水平分析血清Id-1蛋白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年龄等方面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Id-1蛋白的诊断效能. 结果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5.61、22.41、11.1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阳性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6582,P<0.05).穿刺阴性组中,单纯BPH组和BPH伴炎症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9.63、26.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组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1106,P>0.05).血清Id-1蛋白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1(95%CI0.8399~0.9123),以血清Id-1蛋白水平24 μg/L作为ROC曲线最佳临界点时,敏感性为87.6%(92/105),特异性为72.9%(229/314). 结论 穿刺阳性组、穿刺阴性组、体检组患者间存在血清Id-1蛋白水平表达差异.血清Id-1蛋白水平与Gleason评分存在正相关,能反映肿瘤恶性程度.炎症可能会影响血清Id-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d-1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ELISA法检测血清Id-1蛋白水平对诊断前列腺癌有一定预测效力,但有临床意义的临界点尚需更大样本量及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47.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微创手术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可能成为第3次外科革命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已悄然而至。NOTES是指不经皮肤切口而经人体自然的腔道造口进行的腹部内镜外科手术,主要的手术径路包括经胃、结肠、阴道和膀胱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行后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新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经后腹腔镜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确诊为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82例患者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及效果:采用简化的激素替代方案,于后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前后分别给予氧化可的松100 mg,术后当天再静滴氢化可的松200 mg.术后第1天静滴氢化可的松100 mg Q8 h,第2天减量至100 mg Q12 h,第3天减量至50 mg Q12 h,后改强的松口服25 mg Qd,每3天减量5 mg至10~15 mg时维持剂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瘤,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检测术后第1天和第5天血浆皮质醇水平正常,围手术期间未出现明显激素撤退症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激素撤退综合征的发生,简化了用药方案,是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腺瘤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成人输尿管,肾重复畸形: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5例成人输尿管,肾重复畸形。其中左侧9例,右侧5例,双侧1例,治疗采用重复肾,输尿管切除术6例,切开取石术3例,肾周引流1例,3例保守治疗,2例伴其它疾病者采取相应治疗。认为在成人输尿管,肾重复畸形发生率低,仅占同期住院者的0.3%,并且疾病进展缓慢。对诊断的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采用单孔单通道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微创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收治的18例经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和同期18例行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单孔组(60.0±12.5)min手术时间较传统三孔后腹腔镜组(25.0±10.5)min更长(P<0.05).两组在囊肿大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差别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出血、周围脏器损伤及尿漏等并发症发生.单孔组术中无1例中转传统三孔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且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恢复更快,腰部伤口小、愈合好、疤痕不明显.结论 经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微创治疗肾囊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对于选择性的病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