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检点并发症和死亡率 (POSSUM )评分系统对高龄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0例≥ 70岁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 (在生理学指标中以血Cr代替BUN ;在手术侵袭度中将腹腔污染及多种手术同时进行这两指标改为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径路 ,手术侵袭性根据泌尿外科情况分 4级 )进行评分 ,并按Copeland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公式 ,比较实际并发症发病人数与预测发病数。  结果 有并发症组 43例 ,男 40例 ,女 3例。平均年龄 (74.9± 4.1)岁。平均住院时间 (4 2 .1± 4.2 )d。生理学评分 2 2 .0± 4.1,手术侵袭度评分 11.7± 4.3。无并发症组 137例 ,男 12 9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74.7± 3.6 )岁。平均住院时间 (2 8.7± 14.2 )d。生理学评分 2 0 .1± 3.9,手术侵袭度评分 10 .3±3.5。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按Copeland公式预测并发症人数 6 5例 ,实际并发症人数 43例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Copeland公式计算每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中的生理学指标和手术侵袭度指标对预测泌尿外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防治经验,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在肾移植术后2~6个月发病,均以发热、干咳起病,胸片检查均有间质性肺炎改变。13例患者中,血CMVPP65抗原阳性9例。治疗措施包括早期抗病毒治疗、撤减免疫抑制剂用量、适时使用机械通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等。结果:13例患者中,治愈8例(61.5%),好转3例(23.1%),死亡2例。7例术后使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的患者,治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加强CMV检测有利于CMV肺炎的早期诊断。术后积极预防CMV感染,早期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术后导致结石残留的高风险因素。方法整理该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行单通道 PCNL 术的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类总结术后残石成因。结果实施手术262例,42例(16%)出现1期术后残石。21例系复杂类型结石,7例与术中出血等并发症有关,7例因结石体积过大,碎石过程中结石散落导致,3例与肾内集合系统解剖异常有关,3例系术式特点受限,1例系术者操作不熟练所致。结论单通道 PCNL 术后残石形成的高风险因素主要是结石复杂、结石体积大及出血影响,变异的肾内集合系统、术式缺陷及术者操作不熟练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 VC)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Bax表达的影响,探索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机制.方法 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将25只大鼠分为VC组(n=15)和假手术组(SOG)(n=10),于术后30 d一并处死,取左侧睾丸,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和Bax的表达.结果 HIF-1α和Bax在VC组左侧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G组(P<0.05),二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r=0.479 2,P<0.05).结论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可以改变青春期大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HIF-1α和Bax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患者,女,26岁。因周期性肉眼血尿1年入院。患者剖宫产术后恶露量多2月余,术后4个月开始出现肉眼血尿,色红,量多伴血凝块,持续3~4天后自行消失。以后每月类似周期性发作一次。患者无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及尿流中断现象,产后一直停经。入院后查耻骨上4cm有一横形瘢痕,长约10cm,下腹部无压痛。盆腔CT及IVP未见异常。膀胱逆行造影有可疑造影剂外溢。膀胱镜:膀胱后壁有一直径约1cm类圆形空洞,输尿管口直径约1cm的类圆形空洞。拟诊为子宫膀胱瘘。术前准备后行子宫膀胱瘘修补术。术中见膀胱与腹壁及子宫前壁粘连严重,切开膀胱寻找瘘口后发现…  相似文献   
56.
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是一种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其免疫作用较环孢素A强100倍左右,并已广泛应用于肾移植中[1].本实验通过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模型,研究RPM对大鼠缺血冉灌注肾Fas、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再灌注24 h的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RPM对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作为生物学标志物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信息,分析原发性和复发性膀胱癌样本中ACTA2的表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56例膀胱癌样本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绘制无复发生存曲线(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ime-depend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tdROC)。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α-SMA作为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的可行性。结果:GSE13507、GSE120739和GSE128959数据集复发组中ACTA2的表达均高于原发组(P<0.05)。IHC结果显示,α-SMA...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ve resection of prostate,TUE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K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eni...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后双J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人院时间将1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留置4周及2周),观察其拔除双J管前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拔除双J管前,2组患者中出现尿路刺激征为8l例(93%)和51例(61%)P<0.01,肉眼血尿均为100%,尿路感染71例(82%)和39例(47%)P<0.01,腰部及侧腹痛为26例(30%)和10例(12%)P<0.05,拔管前双J管钙盐沉积为23例(26%)和9例(11%),P<0.01.拔除双J管后2周尿路刺激征为3例(3.4%)和2例(2.4%),镜下血尿9例(10%)和6例(7%),尿路感染7例(8%)和3例(4%),腰部及侧腹痛均为0例,拔管后以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后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可以减少术后尿路刺激征、尿路感染、腰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拔除双J管后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背景:现阶段急需建立一种稳定的体外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的方法,骨髓中内皮祖细胞的含量丰富,增殖能力强,而且容易获得,操作简单。 目的:拟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8/12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2周龄SD大鼠20只,由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股骨和胫骨,用预冷至4 ℃的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冲洗骨髓腔,以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单个核细胞层,含体积分数为20%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液重悬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细胞计数,按1×109 L-1浓度接种到预先用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37 ℃、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恒温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内皮祖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CD133、内皮祖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的表达,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和细胞生长曲线分析。 结果:新分离获得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为小圆形,培养4 d后贴壁细胞呈“集落”样生长,中间为圆形贴壁细胞,外周梭形细胞较多,传代后梭形细胞首尾相连,呈“毛细血管”样排列。培养第4,7,10,14天贴壁细胞CD34,KDR,CD133均呈阳性表达,CD133阳性细胞第10天时开始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33/KDR双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 10 d时达峰值,随后下降。KDR阳性细胞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原代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在第3~6天处于指数生长期,贴壁细胞大量增殖,呈“集落”样生长。 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成功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获得内皮祖细胞,加入M199培养液后能够贴壁增殖,并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