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咆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咆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适当的血清浓度可维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血清浓度过低不利于细胞的生长,而高浓度血清则易引起细胞分化。而血清的不同来源对MSCs的培养同样产生影响。传统的培养方法用胎牛血清作为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时存在潜在的风险。本研究探讨同种异体血清在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人骨髓悬液,分离hBMSCs,分别用含胎牛血清和人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分别测定2种方法培养的hBMSCs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培养的hBMSCs表面抗原类型;并将培养的hBMSCs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及神经细胞,诱导后的软骨细胞及神经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2种方法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以及HLA-DR阴性,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人血清培养的hBMSCs细胞生长速度快于胎牛血清培养组,但分化效率低于后者。[结论]通过生长特性、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分化潜能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人血清培养hBMSCs与胎牛血清培养差别不大,可以作为一种适合临床的安全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23.
背景:目前,分离和纯化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胎盘组织中其他细胞的干扰情况严重。 目的:探讨酶消化和整体灌注的方法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寻找一种高效的分离方法,以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 方法:取完整的胎盘组织,按照不同的培养方法分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酶消化组采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整体灌注组采用整体灌注的方法进行分离。常规培养后对比两种方法分离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表面抗原表达以及多向分化潜能。 结果及结论:两种分离方法培养的细胞在生长特性、多向分化潜能方面没有明显区别,流式细胞检测酶消化组细胞表达CD90明显低于整体灌注组细胞(P < 0.05)。可见酶消化和整体灌注的方法都可以分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整体灌注的方法分离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24.
背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在成人骨髓的数量以及分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低,不同的胎儿组织被用来研究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胎盘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分布在羊膜和绒毛膜等来源于胎儿的组织,其抗原表达、分化潜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相似.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胎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8-02/2009-03在无锡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材料:在产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取临床正常剖宫产之足月健康产妇的新鲜胎盘组织,所选择的胎盘脐带附着点均在胎盘中央或稍偏位,大小及质量在正常范围内.方法:将胎盘组织分为3组,分别是中央带组即脐带附着处,边缘带组即距脐带附着点最远处和中间带组即两者之间中点处.分别全层连续切片,以抗CD166、抗CD44、抗CD29分别做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分布区域,采用HPIAS一1000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同时应用整体灌注的方法分离培养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原代和第6代培养细胞的表面标志.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及分布情况,分离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细胞表面标志.结果:3个标记物CD166、CD44、CD29阳性表达细胞的分布情况较一致,主要集中于血管内皮下及血管附近间质内;胎盘中央带阳性细胞较集中,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强,边缘带阳性细胞稀少,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弱.整体灌注的方法可以分离培养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原代以及第6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CD105、CD106和CD166,不表达CD34和HLA-Dr,两代细胞表达强度无明显区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相一致.结论:胎盘各部位均存在CD166、CD44、CD29阳性表达的细胞,细胞的分布与血管有一定的相关性,脐带附着处下方胎盘组织相对其他部位可能为间充质干细胞富集区域.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究人脐血血清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新鲜脐血 ,经肝素抗凝、离心分离血清、灭活补体、微孔滤膜过滤制备人脐血血清 ,细胞按照一定浓度接种于DMEM / 2 0 %人脐血血清培养基 ,定期观察细胞生长并更换培养基。结果 细胞接种 2 4h后有少量梭形细胞贴壁 ,2周时细胞基本长满瓶底 ,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结论 在体外人骨髓基质细胞可在含人脐血血清的DMEM中增殖  相似文献   
27.
用于临床移植的不同时期人胚胎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纯化人胚嗅鞘细胞的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人胚嗅鞘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差速贴壁 免疫吸附的纯化方法,培养并纯化取自3~7个月人胚嗅球的嗅鞘细胞。根据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统计培养所得嗅鞘细胞纯度。结果:此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嗅鞘细胞。结论:成功培养了人胚嗅鞘细胞,为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研究提供纯度较高的人胚嗅鞘细胞。  相似文献   
28.
背景:胎盘由滋养细胞及大量起源于胚外中胚层的间充质和血管共同组成,提示胎盘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成分。 目的:探索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价其免疫学特性。 方法: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人以及兔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根据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不同比例(1∶5,1∶10,1∶20,1∶50,1∶100,1∶500)加入丝裂霉素处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3H掺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ELISA法测定混合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的含量。 结果与结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抑制人或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加入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成正比,同时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的分泌。提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同种异体或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失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胶氧尿苷(Brdu)标记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通过立体定向分别将磷酸盐缓冲液(BS)、hBMSCs及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植入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纹状体内。观察移植后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BMSCs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术后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SS)、平衡木试验(BBT)、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DPAT)、水迷宫试验(WMT)较PBS组显著好转(P〈0.01);hBMSCs组术后1、3周NSS、BBT较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明显好转(P〈0.05),术后6、8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组SDPAT、WMT较hBMSCs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hBMSCs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脑内移植均能有效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hBMSCs移植作用快,而hBMSCs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在学习、记忆功能方面改善更好,可能是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0.
祝建中  赵基栋  苗宗宁  钱寒光 《中国微循环》2005,9(6):409-411,i0002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用含2%胎牛血清以及50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条件培养基诱导,诱导后细胞通过内皮细胞标志物KDR、FLT-1以及v-WF染色鉴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以及HLA-DR阴性。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内皮细胞标志物KDR、FLT-1以及v-wF染色结果阳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可以作为干细胞治疗的一种有效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