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脑外伤后体液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继东  夏群  苗军  金鸿宾 《中国骨伤》2005,18(2):126-128
在骨科临床实践中经常见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合并脑外伤的骨折病人中,骨痂生长快、数量多,甚至会出现异位骨化,似乎脑外伤会加速骨折愈合,事实是否如此呢?如果是的话,可能的机制会是什么?此机制对骨折愈合及异位骨化的产生作用是否一致?是什么将大脑和骨骼联系起来的?以上这些问题数十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各国学者作了许多研究,  相似文献   
62.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折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由于胫骨前、内侧仅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所覆盖,故骨折端极易穿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我院2000年7月-2008年7月共收治6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占同期胫腓骨折的37.1%,分别给予早期清创、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苗军  弓臣  马英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25):4909-4912
摘要:可注射骨替代材料可经皮注射治疗骨缺损,包括有机植骨材料和无机植骨材料,其中一些材料还可做为载体与细胞复合形成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进行注射植骨,提高植骨融合率。发展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为骨科一些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文章分3部分介绍了有机植骨替代材料、无机植骨替代材料和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骨组织工程研究尽管已取得初步成效,仍面临许多难题,例如,细胞外基质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细胞与载体的复合和移植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4.
女,18岁,因左膝隐痛间断发作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确外伤史.患者入院前3年无明确诱因出现左胫骨近端隐痛,间断发作,活动或受凉后均可加重,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个月,左膝疼痛次数及持续时问增加,左膝无法单独支撑全身重量,但活动自如.外院X线检查发现左胫骨近端有溶骨性、膨胀性骨破坏,边界清晰,骨皮质变薄但完整(图1).左膝关节及左胫骨近端CT(图2)示:左胫骨近端关节面下方囊状膨胀性溶骨破坏,边界清晰,骨皮质尚完整.考虑左胫骨近端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非骨性纤维瘤,不除外软骨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65.
腰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因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减压充分,手术疗效同开放手术等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所接受.MED手术视野局限.难以按照开放手术时显露的解剖标志定位.目前,一般可采用以下定位方式:(1)术中透视定位.但占用手术时间,操作繁琐~([1-3]);(2)棘突插针定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且棘突与椎间隙化置有偏差~([4]).(3)腰椎定位器定位.本文报道采用腰椎定位器在腰椎间盘镜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6.
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部分乳腺癌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存在过度表达[1-2],约10%的乳腺癌中FGFR1 的过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3].但国内关于FGFR1 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FGFR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脑梗死患者与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分成老年ACI组(66例)和中青年ACI组(35例)。选择对照组50例,应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ACI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结果①老年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8+T和CD19+B细胞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和CD4+T细胞百分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明显(P>0.05)。②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T、CD8+T和CD19+B细胞百分率变化不明显(P>0.05)。③老年ACI组患者与中青年ACI组患者比较:CD8+T和CD19+B细胞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CD4+T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ACI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发生重新分布,尤其老年ACI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显著,这为我们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手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的相邻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患者36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双钉组):12例,男女比例(4∶8),年龄66.2±4.2岁(59~74岁),首次术后2~7年,均为头侧椎节病变。使用双椎弓根螺钉(dual screws,DS)固定技术,于原手术侧椎弓根再次各置入一枚翻修螺钉,ASD另一端置入皮质骨通道螺钉,减压后短节段融合固定。B组(对照组):24例,男女比例(9∶15),年龄64.0±7.7岁(46~72岁),平均首次术后2~10年,19例为头侧椎节退变,5例为尾侧椎节病变。手术取下双侧固定棒,采用Magerl方法置入ASD远端椎弓根螺钉、减压责任节段后延长棒固定。记录每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腰椎ODI评分、腰痛VAS、腿痛VAS。通过腰椎X线片、CT评价术后患者的内固定位置和椎间融合状态。比较两组间和组内的临床评分差异性。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1±5.8个月(6~26个月)。ODI评分A组术前(82.5±16.7)%,末次随访(16.0±8.9)%;B组术前(78.0±14.6)%,末次随访(18.0±9.4)%;腰痛VAS,A组术前8.3±3.5分,末次随访1.7±0.9分;B组术前6.7±4.5分,末次随访2.1±1.3分;腿痛VAS,A组术前6.3±4.5分,末次随访1.0±1.0分;B组术前7.8±3.4分,末次随访2.3±2.4分。两组末次随访的ODI和VA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的术前ODI、腰痛VAS、腿痛VAS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的术前、末次随访ODI、VAS、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大于A组(P0.05)。A组无手术切口感染、无神经症状加重病例,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予以修复。B组术中硬脊膜撕裂5例,术中修复或者皮下脂肪覆盖,伤口表浅感染1例,经过换药治愈。A组共置入24枚双钉技术的翻修螺钉(L1椎体2枚,L2椎体12枚,L3椎体10枚),其中18位置良好,4枚螺钉穿破椎体外侧壁,2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内侧壁,但无神经症损伤症状,随访无内固定松动。B组再次植入48枚椎弓根螺钉,螺钉位置良好,无穿破椎体和椎弓根病例。末次随访的A组椎间融合8例,B组18例。翻修螺钉平均螺钉头倾角6.7°±6.6°(3°~16°),平均外展角度10.3°±7.4°(0°~15°)。B组无螺钉相关合并症。结论:个体化双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为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提供一种新的微创解决方案,短期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MP)与东莨菪碱(SCP)治疗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ASCI患者随机分为3组,伤后8h以内患者随机分入大剂量MP治疗组及SCP治疗组,受伤时间超过8h的患者分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伤后6周和6个月时对脊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两治疗组的感觉功能在伤后6周和6个月时均有明显好转,运动功能MP治疗组在伤后6周时即有明显好转,而SCP治疗组在伤后6个月时才有明显好转.对照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不明显.结论MP与SCP均是治疗ASCI有效的药物,MP能够早期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对ASCI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手术微创化成为趋势,微创脊柱外科开始迅速发展。我们必须强调,对于微创内镜脊柱手术没有特殊的时间线,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时发生并相互依赖。本文讨论了不同的脊柱部位的微创内镜技术发展及应用,包括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孔间盘切除和经皮内镜下胸椎间盘切除、内窥镜间盘切除术、经皮椎间孔减压间盘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