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3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21篇 |
基础医学 | 136篇 |
口腔科学 | 52篇 |
临床医学 | 550篇 |
内科学 | 192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72篇 |
特种医学 | 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53篇 |
综合类 | 1041篇 |
预防医学 | 395篇 |
眼科学 | 98篇 |
药学 | 377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484篇 |
肿瘤学 | 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88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234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51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78篇 |
1997年 | 99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延续性照护对2型糖尿病带泵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本科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四位一体"的形式进行延续性照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血糖达标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位一体"指导下的延续性护理,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态度及行为,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2.
柳竹冯涛王雪梅王展杨雅琴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5):553-557
目的比较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与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征和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3月至9月,入组帕金森病患者70例(帕金森病组),临床很可能的MSA-P患者23例(MSA-P组)。所有患者至少有一侧肢体或头部存在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完成震颤分析和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观察患者静止、姿势震颤的优势频率、振幅和节律形式。结果 MSA-P组较帕金森病组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Ⅲ部分评分高(t=-2.098,P<0.05),改善率明显降低(Z=-9.446,P<0.01),两组震颤评分和急性美多芭冲击试验的震颤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止性震颤MSA-P组非同步非交替震颤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8.756,P<0.01),细小无规律震颤者高于帕金森病组(χ~2=4.788,P<0.05);姿势性震颤MSA-P组高频震颤(>6 Hz)者明显高于帕金森病组(χ~2=11.312,P<0.01)。MSA-P组静止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119,P<0.05);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高于帕金森病组(t=-2.274,P<0.05)。两组姿势性震颤评分越高,姿势性震颤和持物姿势性震颤频率越低。帕金森病组25%存在头部震颤,MSA-P组未见头部震颤。MSA-P组22.7%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有>30%的改善,但总体改善率均未超过30%改善率。女性MSA-P患者震颤改善率较男性更高(P<0.05)。结论帕金森病和MSA-P震颤特征有较多相似性,MSA-P患者震颤频率较高,静止性震颤以非同步非交替、细小无规律震颤为主,且少见肢体外震颤。小部分MSA-P患者左旋多巴冲击试验震颤改善有效,女性患者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3.
以四川省雷波县为例,介绍民族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性,评估雷波县民众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和接受情况,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即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人才建设、提高政府重视程度、贴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94.
益肝丸抑制鸭肝炎病毒实验研究结果余昌晏,王树荣,林尊惠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是1980年才发现的嗜肝DNA病毒,与人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肝疾病的关系十分相似。国内外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DHBV的感染是研究人乙型肝炎和肝癌较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95.
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病儿的护理赖洲惠曾蓉君张玲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生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因囊肿远端胆总管狭窄、梗阻、胆汁引流不畅,胆汁淤积,引起反复性胆管炎,久后造成胆汁性肝硬变。加上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较长,极易发生营养不良,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克雷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方法对1997 年1月-2002年11月在NICU住院的719例患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26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其中73.1%为早产儿。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其次为败血症及泌尿道。早产、低体重、机械通气治疗为新生儿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增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意识,重视手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NICU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本文比较甲型肝炎病毒(HA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41例与单纯急性甲型肝炎(急甲肝)和急性乙型肝炎(急乙肝),在急性期转氨酶(HLT)峰值,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e抗原(HBeAg)检出率及恢复期HBsAg阴转率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表明HAV和HBV双重感染在临床确实存在病毒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8.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分析。结果:符合血浆高粘滞血症。疑诊多发性骨髓瘤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
1997年11月-2008年7月,采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对益肝丸调节豚鼠抗HBs的作用进行研究,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能提前产生抗-HBs外,还能提高抗-HBs滴度,说明益肝丸对豚鼠产生抗HBs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免疫作用的强弱与所用剂量呈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