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研究Notch1和Notch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42例,同时取12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为对照.所有标本收集后立即放入液氮中保存.通过RT-PCR方法,检测NSCLC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Notch1和Notch3的表达.结果 Notch1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otch1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1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Notch3 mRNA在NSCLC中阳性表达率略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Notch3 mRNA在鳞癌与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Notch3 mRNA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otch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Notch3在其中作用不确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5例术前未作过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值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2)VEGF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胞膜,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VEGF表达与MVD值密切相关(P0.05)。结论 VEGF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MVD和VEGF的检测可以用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3.
透明质酸钠膜贴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膜贴对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2006年3月-2008年1月随访到的完整病例76例,其中观察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置入透明质酸钠膜贴;对照组38例,宫腔镜电切术后常规处理.患者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行门诊宫腔镜复查,评价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粘连的类型、粘连的程度及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 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0.5%(4/38)和65.8%(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8.4%(7/38)和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发生宫腔粘连的类型及粘连程度:观察组无粘连或发生膜性粘连,对照组易发生粘连且粘连程度较重.(3)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11.8%(4/34),创面≥1/2宫腔者粘连发生率为59.5%(25/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膜贴能减少粘连发生率,减轻粘连程度,近期疗效优于远期.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程度与宫腔内手术创伤面积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各种类型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病灶局部微血管密度(MVD).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进行VEGF和MVD(Ⅷ因子)的检测.结果 VEGF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癌旁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VEGF在中、低分化程度肺癌中的表达程度高于高分化肺癌,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强.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MVD呈上升趋势,分化程度低,血管密度高;伴有淋巴结转移,血管密度高.VEGF表达强度与肺癌的 MVD值密切相关,随VEGF表达强度增高,MVD值亦显著增高.结论 VEGF 在不同类型肺癌中有表达,与MVD和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密切,可作为肺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5.
腹壁、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确诊的12例腹壁、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切口部位月经期周期性发作性包块为其主要临床特点及诊断依据治疗首选手术切除病灶。结论尽量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 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 ,手术时间 30~ 90min ,平均 4 8min ,术中出血 5~ 5 0ml ,平均 2 2ml,术后患者康复快。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患者损伤小 ,粘连分离充分 ,术后加用药物治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7.
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1例患者经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取器均获得成功。结论:遇到取宫内节育器失败的患者,应想到有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可能,应及时诊断,减少盲目操作,采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直观、微创、安全,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8.
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98例分析及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近3年收治的177例宫外孕患者,其中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77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手术及住院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9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时间长,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均较开腹手术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输卵管通畅比例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功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母婴垂直传播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1 232例孕妇在初次产前检查(产检) 时检查乙肝两对半, 对其中HBsAg阳性者留脐带血检查乙肝两对半; 将其中产前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注射的孕妇单独列组, 与未接受治疗的进行比较。结果: HBsAg阳性孕妇的妊高征、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宫内感染、HBV感染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较阴性者高, 差异有显著性; 孕妇注射HBIG后, 新生儿HBV感染率降低, 差异显著。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妊娠对母婴健康有一定影响, 选择产前注射HBIG是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机制,研究卵巢癌细胞对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共培养卵巢癌细胞与DC,观察DC表面标志、吞噬功能及对T淋巴细刺激胞能力的变化,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和rhIL-4诱导生成DC后,表达CD1a(55.0%±10.3%)、CD86(63.5%±11.1%)、HLA-DR(89.4±19.7%)和CD83(9.7%±3.4%),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成熟后,DC成熟标志CD83(39.5%±7.5%)升高.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DC特异性标志CD1a(19.1%±4.0%)表达减少,成熟特异性标志CD83(44.2%±8.3%)增高且时间提前,对TNF-α诱导无反应.卵巢癌细胞使DC对葡聚糖的吞噬功能下降43.05%,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刺激活性降低56.35%;抑制D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及与IL-12相关的p38磷酸化,使MLR中T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降低而IL-10增高.结论 卵巢癌细胞影响DC成熟及功能,DC吞噬能力及抗原处理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特异性CTL活化,造成T细胞对肿瘤细胞耐受.可能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