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7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468篇
预防医学   24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84篇
  2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索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方法 采用油酸诱导HepG2脂肪堆积细胞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甘油三酯(TG)含量,以TG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评价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5μg·mL-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竹节参皂苷Ⅴ给药组降低TG含量的作用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竹节参皂苷Ⅴ具有降低TG的活性作用.结论 竹节参皂苷Ⅴ具有显著性的体外降脂活性.  相似文献   
42.
我院儿科从1985年8月~1987年2月期间,不加选择地对要求鉴定,年龄从1岁~11岁的异常小儿进行了检查,其中男45例,女5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李平  郝敏  苏联麟  季德  宋嬿  秦思睿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2018,49(23):5665-5671
目的建立天麻饮片UPLC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指纹图谱)、220 nm(含量测定),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35℃。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28批天麻饮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对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天麻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天麻素(1号峰)、对羟基苯甲醇(3号峰)、对羟基苯甲醛(7号峰)、巴利森苷B(14号峰)、巴利森苷C(15号峰)、巴利森苷A(18号峰)。28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天麻分为5组,并发现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A等6个差异成分。同一成分在各产地天麻饮片中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成分的波动范围不同,各产地5种成分总量贵州(2.52%)云南(2.49%)陕西(2.33%)湖北(2.10%)浙江(1.90%)安徽(1.65%)。结论建立不同产地天麻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原料,其质量控制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仍缺乏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与专属性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上述问题,通过综述性状电子检测、色谱-质谱联用、多效应生物评价等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标志物-生物效应”的关联性,为构建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实现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模式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任可  周静  李振麟  钱士辉  李贺  王宸 《中草药》2019,50(1):120-128
目的探讨重楼提取物(PPEE)抗骨肉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的PPEE处理骨肉瘤细胞,采用MTT法、Hoechst 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Matrigel培养、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PPEE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PPEE对骨肉瘤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60μg/m L,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较小。PPEE可浓度依赖性地将骨肉瘤143B细胞阻滞在G2/M期,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CDK1、p-Cdc25C、p-Chk2表达,下调cyclinB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上调cleavedCaspase-3、8、9和PARP表达,上调Bax/Bcl-2;抑制细胞体外VM形成,下调FAK、Mig-7、MMP-2和MMP-9表达。体内实验显示PPEE能明显抑制骨肉瘤生长和体内VM形成,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结论 PPEE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骨肉瘤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及破坏骨肉瘤VM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6.
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近年来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在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等方面有别于结直肠癌,但治疗上往往采用结直肠癌的治法,临床缺少针对早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治方案。文章总结了早发性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表征、治疗及预防策略,为临床早发性结直肠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BW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r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呼吸初进行无创机梆两气治疗,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肯定,且是一种并发症、不是反应少的机械通气技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柴胡三参胶囊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中HERG K+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柴胡三参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途径。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柴胡三参胶囊(青蒿)组、柴胡三参胶囊(常山)组、稳心颗粒组、胺碘酮组,每组各10只,药物组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10 d开始预先给药,连续10 d,观察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电图改变及心肌中 HERG K+通道蛋白表达。结果柴胡三参胶囊能够降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5)、显著性的降低大鼠心肌细胞HERG K+通道蛋白的失活(P<0.01)。结论柴胡三参胶囊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明显,心肌细胞HERG K+通道蛋白是其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 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市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凋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奋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牢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同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 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的牙颌面畸形采取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201 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唇裂术后牙颌畸形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正颌治疗)与实验组(正颌联合术后正畸矫治),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NA、SNB、LI-NB、ANB、UI-NA与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咀嚼功能、牙齿吻合度上,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要优(P<0.05),且较对照组复发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采取正颌外科联合术前、术后正畸矫治可改善患者面部畸形,减少术后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