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适合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的最佳模式。方法:对依次入科的20名护生运用“导师制”的带教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带教满意度、学生护理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都得到提高。结论:引入“导师制”的带教模式不仅能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带教质量,还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探索了一条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加强神经内科见习阶段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开展社区实践性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苏秀宁 《华夏医学》2005,18(2):276-277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我院是一所治疗甲状腺疾病专科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甲状腺癌患者73例,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做好了各项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颈丛阻滞仍然是甲状腺麻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中患者常发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原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患者30例,检测麻醉前、麻醉后、术中切割腺体后T3、T4、FT3、FL、T—SH变化进行初步观察,同时监测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16.
团队精神是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1]。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2]。当今,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作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如何培养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高素质队伍,已成为科室管理者研究的课题。近几年来,我科在管理中注重队伍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实施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开展学习竞争、加强沟通、锻炼协调合作能力等措施,队伍的精神风貌、服务质量、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手麻科作为医院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有麻醉医师6人,护士8人,其中男5人、女9人,年龄20岁~54岁,平均年龄37岁。学历:研究生1人,本科6人,专科5人,中专2人。工作年限:<5a2人,5a~10a2人,>10a10人。职称: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3人。1.2方法1.2.1实施质量分层目标管理,培养团队责任感每年年底科室质量控制组依据工作总结和新年工作计划建立与医院目标一致的团...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院将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1]应用于外科疾病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个件化心理疏导干预对门诊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门诊围手术期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个性化心理疏导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心理情绪,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血压、心率、呼吸及焦虑情绪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上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心理疏导干预,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手术中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更好地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除外科术后尿潴留的方法。方法选择外科术后尿潴留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食盐脐疗解除术后尿潴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先诱导排尿无效后再实施无菌导尿解除尿潴留)。结果实验组具有症状解除时间短、简便、经济且可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优点。结论应用食盐脐疗解除术后尿潴留,简便、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手术室广泛应用,同时多种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从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职业性危害因素对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影响,提出手术室护士应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维持和促进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