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15岁以上居民吸烟状况及对烟草危害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对云南省瑞丽市≥15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吸烟及危害认知等相关信息。本研究共调查1614人。结果瑞丽市15岁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38.3%,其中男性70.9%,女性7%。男性从事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更高;女性景颇族、处于丧偶/离婚/分居婚姻状态、从事体力劳动、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者吸烟率越高。男性和女性现在吸烟者每日吸烟量均以汉族最高(男性16.4支,女性12.5支)。傣族/景颇族、年龄越大、从事体力劳动、文化程度越低、丧偶/离婚/分居者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得分更低。二手烟暴露比例为69.7%,其中男性79.9%,女性60%。结论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15岁以上男性居民吸烟行为普遍存在,景颇族女性吸烟率较高,"二手烟"暴露严重。吸烟者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1-THP)对氯化钾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THP1/lmol/L组、1-THP10ILmol/L组、1-THP100μmol/L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扫描,观测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在静息状态下(1~100)/2μMol/L左旋IN氢巴马汀对胞内钙浓度([Ca2+]i)均无影响。左旋IN氢巴马汀对60mmol/LKCl诱导的外钙内流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组、1μMol/L1—THP、10μmoL/L1—THP、100Hmol/L1THP的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64.3±2.8)%、(46.3±3.1)%、(34.2±1.5)%、(20.8±1.2)%(P〈0.05)。左旋四氢巴马汀对10mmol/L。Caffeine诱导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纽、1μmol/L1-THP、10μmol/L1-THP、100μmol/L1—THP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53.9±4.3)%、(48.2±3.9)%、(44.3±4.6)%、(35.5±3.2)%(P〈0.05)。结论左旋四氢巴马汀可以通过减轻损伤诱发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程度来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及血清HBsAg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疗程>2年并达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和1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血清HBV DNA<1.0×103copies/ml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cccDNA、tDNA和血清HBV DNA水平;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对患者体内HBV病毒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4例抗病毒治疗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时,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水平及血清Hb-sAg水平较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明显降低,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检出低载量HBV cccDNA;4例患者分别随访至停药后9、12、19、19个月,均未反弹。结论 (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耗竭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并伴随肝细胞tDNA、血清HBsAg水平下降。(2)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到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的患者肝细胞内可检出低载量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及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73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患者28天转归及乳酸清除率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6例)、高乳酸清除率(≥10%)组44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29例,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时及治疗后6小时的肝素抗凝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入EICU时动脉血碱剩余,24 h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动脉血碱剩余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24 h 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24 h 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动脉血碱剩余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动脉血碱剩余水平是判断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HBeAg血清学转换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HBeAg阳性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疗程至少1年的停药患者,于基线、治疗后每个月、HBV DNA转阴后每3个月检测ALT,HBV DNA,HBeAg和抗-HBe。停药后继续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分析停药时是否发生HBeAg消失/转换对复发的影响;比较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巩固治疗≤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三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60例患者中,60%(36例)的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8例患者未发生HBeAg消失(A组),停药后4个月内100%复发;6例患者发生HBeAg消失,但无抗-HBe(B组),停药后6个月内83.3%(5例)复发;46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C组),停药后6个月内50%(23例)复发,χ2=11.585,P=0.003,A组与C组相比,χ2=6.84,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C组相比,χ2=1.333,P=0.248,χ2=2.327,P=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12个月(11例)、12~24个月(23例)、〉24个月(C组12例),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00%(11例)、47.8%(11例)、8.3%(1例),χ2=19.377,P=0.000,A组与B组、C组相比,χ2=8.609,P=0.003,χ2=19.326,P=0.000,B组与C组相比,χ2=5.303,P=0.0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血清学转换是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终点的基本指标,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治疗≤12个月仍有较高的复发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继续治疗〉24个月有望获得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但对停药患者6个月内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氯化钾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超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THP1μmol/L组、l-THP10μmol/L组、l-THP100μmol/L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扫描,观测大鼠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在静息状态下(1~100)μmol/L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胞内钙浓度([Ca2+]i)均无影响。左旋四氢巴马汀对60mmol/LKCl诱导的外钙内流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组、1μmol/Ll-THP、10μmol/Ll-THP、100μmol/Ll-THP的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64.3±2.8)%、(46.3±3.1)%、(34.2±1.5)%、(20.8±1.2)%(P0.05)。左旋四氢巴马汀对10mmol/LCaffeine诱导细胞内钙库的钙释放,引起的胞浆钙升高有抑制作用。对照组、lμmol/Ll-THP、10μmol/Ll-THP、100μmol/Ll-THP峰值荧光强度增加分别为(53.9±4.3)%、(48.2±3.9)%、(44.3±4.6)%、(35.5±3.2)%(P0.05)。结论左旋四氢巴马汀可以通过减轻损伤诱发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超载程度来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77.
我院是广西一所大型的综合性教学医院,承担着学校各种学制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在2000多张床位的医院里传染病科只占50多张,面对每年不断的扩招,目前有研究生、本硕连读生、本科生、留学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班等,如此众多不同层次的学生,与大多数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科一样多处于病员的严重不足、病种匮乏的局面。面对这种局面与众多学生的临床课学习热情,我们必须不断地寻求新时期临床见习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医学毕业生。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分析总结的几点原因及解决办法。1临床见习所遇问题1.1教学病种的匮乏:临床见习的教学病源主要来自教学医院的住院病人,而门诊病人由于多方面原因较难配合教学。传染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它具有流行病学的特征,如有季节性、地方性。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染病,使教学病源受到较大的影响,同一年级的同学临床见习所遇病种不同,因此对该病种的掌握程度肯定有差异。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前常见的一些传染病病种和体征在现在可能变得较为少见。如以前较常见的“霍乱”、“舟状腹”、“伤寒并肠穿孔”、“中毒性菌痢”等现在已很难见到。目...  相似文献   
78.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24例(观察组)各型肝炎患者及20例非肝病患者(对照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结果表明:急肝(AH)、慢活肝(CAH)、肝硬化(LC)、重肝(FH)患者β2M明显高于慢迁肝(CPH)和对照组(P<0.01)。AH、CAH、LC、FH之间及CPH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β2M与ALT、AST无明显相关(P>0.05),与总胆红素(T、B)呈正相关关系(P<0.01)。观察组35例治疗好转后β2M明显下降(P<0.01)。提示β2M与肝病变程度有关,对判断肝炎病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69岁,农民,于2002年5月16日以“右髋部钝痛伴右下肢麻痛半年“入院,自诉半年以来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右侧髋部钝痛,同时伴有右下肢麻木疼痛,在基层医院按“坐骨神经痛“予口服解热镇痛药与激素治疗,同时予腰椎牵引,病情无明显好转,疼痛呈进行性加重,以夜间疼痛较明显,近几天出现阵发性咳嗽,口痰带少量血丝,强迫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患者抗炎、促炎指标动态变化在临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2010~2011年该院 EIC 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诊断明确后第1、3、5、7天清晨血清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促炎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抗炎指标(IL‐4、IL‐10)血清浓度,同时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结果两组 TNF‐α、IL‐1均呈早期上升,病程进展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之后逐渐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两组IL‐4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在相同监测时间点死亡组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IL‐10在第5天达到峰值水平后下降;死亡组IL‐10水平呈现逐渐升高,并维持高位,第3、5、7天IL‐10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APACHE Ⅱ呈显著下降趋势,而死亡组则呈上升趋势并维持高评分值。结论 TNF‐α、IL‐1在脓毒血症早期呈迅速升高并达峰值,IL‐4、IL‐10升高并达峰值时间较促炎指标延后,其中IL‐10持续维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