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广西肝癌高低发区人群中 TTV感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肝癌高低发区人群中TTV的感染情况 ,以及TTV在HCC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在肝癌高发区、低发区中分别选择98人及75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套式—PCR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高发区TTVDNA的阳性率为27.6 %(27/98) ,低发区的阳性率为10.7 %(8/75) ,结果表明 ,两组TTVDNA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中TTV的感染率高于低发区人群 ,提示TTV感染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关 ,但不能排除其他因素如HBV感染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影响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达到治疗终点标准(达标)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CHB患者81例,接受NA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LAM)治疗38例,阿德福韦酯(ADV)25例,恩替卡韦(ETV)12例,LAM+ADV 6例.HBeAg阳性40例,NA初治患者67例,耐药复治14例.达标停药或延长疗程后停药,分别于基线、病毒学应答前每个月、病毒学应答后每3个月、停药后半年内每个月、半年后每2个月检测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和ALT.将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基线HBV DNA、基线HBeAg、基线ALT、病毒学应答时间、总疗程(月)、延长疗程(月)、初治或耐药复治、停药时HBsAg水平、药物种类共12个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分层分析,累计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结果 81例患者达标停药后,36例患者在1年内复发,占44.4%.初治或耐药复治、乙型肝炎家族史、病毒学应答时间、停药时HBsAg水平分别是影响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耐药复治者复发率高于初治患者(78.6%比37.3%,χ2=7.983,P=0.005),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的患者复发率高于无乙型肝炎家族史者(64.5%比15.0%,χ2=12.096,P=0.002),病毒学应答发生在3个月内的患者复发率低于发生在3个月后的患者(34.0%比64.3%,χ2=6.823,P=0.009),停药时HBsAg≤150μg/L的患者复发率低于>150μg/L者(27.6%比53.8%,χ2=5.199,P=0.023).结论 耐药复治、有乙型肝炎家族史、病毒学应答时间晚、停药时高水平HBsAg是导致NA治疗停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此类患者治疗达标后应适当延长疗程,巩固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lapse after nucleos(t)ide analogues (NA) withdrawal in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patients who met NA cessation criteria. Methods Eighty-one consecutive CHB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A, 38 with lamivudine (LAM), 25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ADV), 12 with entecavir (ETV), 6 with LAM +ADV. Among recruited patients, 40 were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 (HBeAg) positive, 41 were HBeAg negative, 67 of them were initial treatment, 14 were retreatment due to resistance to NA at baseline. The treatment was discontinued after meeting China therapeutic end-point criteria. HBV DNA, HBV serological markers,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at baseline, every month before virological response, every 3 months after virological response, every month within first 6 months and every 2 months over 6 months after drugs withdrawal. Twelve probable influence factors on relapse which were sex, age, HBV family history, baseline HBV DNA,baseline HBeAg status, baseline ALT, virological response time, total duration of treatment, duration of additional treatment, the level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at cessation therapy,initial treatment or retreatment, drug category were analyzed with univariate,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le and stratified analysis. The cumulative relapse was calculated by the Kaplan-Meier method. Result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44. 4%) relapsed within 1 year. Initial treatment or retreatment, HBV family history, virological response time, the level of HBsAg at cessation therapy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The relapse rate of re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initial treatment (78.6% vs 37. 3% , χ2 = 7. 983, P = 0. 005) , those of patients with HBV family history higher than without family history (64. 5% vs 15.0%, χ2 =12. 096,P = 0.002), those of patients ob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within 3 months lower than after 3 months(34. 0% vs 64. 3% , χ2 =6. 823,P=0. 009) , those of patients with HBsAg≤150 μg/L at cessation therapy lower than >150 μg/L(27. 6% vs 53. 8%, χ2=5. 199,P=0. 023). Conclusions Retreatment, HBV family history, later virological response and higher HBsAg level at cessation therapy are risk factors of relapse after NA withdrawal. Such patient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prolonged duration after meeting end-point criteria to strengthen the efficacy.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lin,GLO)水平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测定血清ALB、GLO水平。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活检,并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及纤维化程度(S)的分期。结果:(1)血清ALB和A/G比值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负相关(r=-0.405,r=-0.400,均P〈0.00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356,r=-0.271,均P〈0.01);(2)血清GLO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r=-0.221,P〈0.05),血清GLO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3)G、S在〈2与≥2之间血清ALB水平和A/O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LB、GLO水平和A/G比值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在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纤维化时血清ALB水平较GLO水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4.
评估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评估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LTS)的数学模型.方法 分析200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筛选出28项可能与肝功能衰竭预后有关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TS数学模型.另选择51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验证LTS数学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标准(MELD)进行比较.结果 影响肝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肌酐(Cr)、肝性脑病(HE)和消化道出血(ATH),由此建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LTS的数学模型,LTS评分=[4.96 x LnINR+7.16×LnCr(μmol/L)+9.62×HE+6.82×ATH].经51例独立样本的验证,LTS评分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04,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92.85%,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83.87%,Youden指数为71.11%;LTS评分的AUC和Youden指数均优于MELD评分(AUC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750和43.48%).所有251例患者的LTS评分最小为30分,最大为87分,平均(48±11)分;在90 d观察期内,存活96例,死亡155例,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LTS评分分别为(40±5)分和(53±1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LTS评分分别为<40、40~45、46~53和>53分的患者分为4组,4组间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TS的数学模型能准确预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为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42例ARDS患者,动态连续监测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胸部影像学检查、下呼吸道分泌物检查,评价心、脑、肝、肾、肠道等多器官功能状态,按照预后分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确诊后第1、3、5、7天的CPIS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第1、3天的CPI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5、7天的CPIS分值死亡组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生存组显著高于死亡组,两组ICU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IS动态变化能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并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可作为初步评估ARDS病情及预后的简易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6.
社会发展要求医疗行业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要有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人才,而高水平的临床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在教学工作中仍沿用着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虽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不断的对其进行改革,但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诸如效率不高、效果欠佳、不能很好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等诸多弊病。特别在高校扩招,教学任务加重的形势下,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矛盾更加突出,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努力缓解、消除矛盾,关系到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成败。1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矛盾的挑战及应对措施由于临床医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必须通过记忆才能掌握的,因此一直以来,在进行临床理论课授课时,老师都以“满堂灌”的方法进行教育。过去虽然已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改革主要体现在压缩理论课课时,在授课方式上仍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灌输的被动地位至今还没有根本改变。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的主观能动性相当重要,因为大部分的医学知识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医学...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在评估病情严重度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呼吸、危重病科收治的102例老年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即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PLT),同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SIRS组、非SIRS组比较,SIRS组PT、APTT较后者低,而FIB较后者高,两组PL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死亡组PT、APTT明显低于存活组,FIB高于存活组,而PLT死亡组明显低于存活组。PT、APTT、FIB、PLT与APACHEⅡ评分直线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395、-0.499、0.509、0.434,且PT、APTT、FIB、D-dimer、PLT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APACHEⅡ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AECOPD患者凝血功能出现显著异常,其中PT、APTT、D-dimer、PLT对病情严重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我国广西地区HCV 1b型感染者NS5B区耐药基因相关变异(RAV)的发生率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CV 1b型感染初治患者,留取基线血清样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NS5B区片段并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库标准株进行比对。不同性别患者间的年龄、HCV RNA、ALT和AST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耐药位点变异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入选的60例患者中,55例获得完整的NS5B区序列信息,RAV发生率为96. 3%,其中C316 (94. 5%)、A338(70. 9%)、T19(74. 5%)为主要的变异位点,同时检测到C316+T19、C316+T19+A338等多位点联合突变。男性RAV发生率为95. 8%(23/24),女性为96. 8%(3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 000)。结论广西地区HCV 1b型感染者NS5B区存在较高的RAV发生率,既有单位点突变,也存在多位点联合突变,且不同性别间RAV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9.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对平原大鼠急进高原后其主要脏器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红景素的保护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特高海拔地区,由于受严重低氧环境的影响,大鼠脏器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损伤,突出地表现为细胞线粒体变性肿胀,甚至呈髓鞘样改变,细胞间质水肿、核异染色体边聚、肌浆网明呈扩张、糖原颗粒减少、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不均匀等。红景天素可明显减轻细胞超微结构缺氧性损伤,提示该药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文还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高原鼠兔是适应低氧的土生动物,使用显示肥大细胞的三种染色方法,证实肺组织缺乏肥大细胞。而肺部的组织胺含量与平原动物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本文经过讨论认为肺部缺乏肥大细胞与低氧环境没有直接关系,肺部的组织胺来源除了肥大细胞以外,还可能来自APVD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