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苏建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50-151
目的:开展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探讨中药熏洗剂对早期糖尿病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0级和1级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治疗护理措施相同,观察组用中药熏洗剂足疗,对照组用温水泡足,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结束后分别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应用中药足疗能有效干预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减少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高”人群在逐年增多,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脑梗死是致残率、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而大多数病人来院就诊已经在发病3小时~6小时之后,失去了有效的溶栓时机,所以使用巴曲酶降纤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巴曲酶和拜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敲除基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 γ 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周龄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6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对大鼠RSC96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纯化SD大鼠BMSC并进行鉴定;收集第3代BMSC培养上清液(BMSC-CM);采用MTT法检测BMSC-CM对RSC96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分析BMSC-CM对RSC96单个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TM小室实验分析BMSC-CM对RSC96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MSC-CM对RSC96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SD大鼠第3代BMSC形态呈长梭形,旋涡样生长;成骨染色为阳性结果;成脂诱导后有脂滴出现;BMSC-CM作用后抑制RSC96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且作用后的RSC96细胞Bax蛋白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BMSC-CM促进RSC96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45.
盐酸丁咯地尔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病理形态的改变.方法:以SD大鼠坐骨神经建立周围神经损害动物模型,观察背根神经节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中的神经元变化情况,考察盐酸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的影响.结果:盐酸丁咯地尔给药4周后能显著地减轻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元细胞坏死.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坐骨神经损害后神经元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康复路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二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路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康复路径护理,4周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测.结果 路径组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路径护理对临床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其舌脉象参数变化情况,探讨舌脉象参数变化在肺癌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采用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对肺癌患者的舌象图片和关部脉图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患者的舌象参数、脉象参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肺癌患者脉象参数中的PSR1明显增高(P0.05),PSR2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治疗后2个月肺癌患者脉象参数中的PSR1明显降低(P0.05),PSR2、PSR3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肺癌患者的脉象参数CSR1、CSR2、CSR3均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肺癌患者的舌象润燥指数、腐腻指数、裂纹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厚薄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治疗后2个月肺癌患者的裂纹指数明显降低(P0.05),厚薄指数明显增高(P0.05),润燥指数和腐腻指数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过程中,舌脉象参数的变化可有效反映肺癌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余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24 h、72 h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均<0.01),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逐渐减少,组内再灌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9.
苏建华 《护理研究》2012,26(35):3326-3327
压疮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是卧床与重症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发生给病人带来了新的痛苦,对疾病康复构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如何预防压疮、治疗压疮是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2006年以来,我院针对溃疡期压疮形成的病因、发病机制研制了压疮  相似文献   
50.
术后肺部并发症的胸科物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虽然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的改进,以及机械通气的使用使得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得到了控制,但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ty complicatioils,PPC)仍是影响手术成功、患者恢复.仲院时间及医疗成本的一个重大课题[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震后就地抢救和手术条件有限的特殊情况下,我们推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将会更高.本文回顾胸科物理治疗技术,拟为术后和外伤震后患者可能出现的肺部并发症的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并且期望通过多种医疗方式的联合运用来降低震后伤员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医疗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